中國自江澤民主政時期開始,改革開放成為政客家族紛紛下海經商的藉口,透過許多太子黨成員與政客的裙帶關係,讓許多國企成為貪腐大員家族的私人領土;李鵬家族的電力系統、江澤民兒子的半導體產業,被當今國家主席習近平視為最大貪官的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則掌控中石油系統,都是最顯著的例證。

組織從來有其生命,組織的持續擴張是本能的展現。中國的國企在太子黨盤據之下,紛紛成為市場怪獸,因而在中國衍生「國進民退」與「民進國退」的激烈爭辯。「國進民退」意指國有企業不斷擴張,導致私人企業在市場遭擠壓。「民進國退」的主張則認為,國有企業必然走向無效率的結果,有礙市場的正常發展。如今習近平強力打貪,多家國企領導人下台入獄,再次證明公營事業的腐敗宿命。

台灣自1970年代蔣經國以10大建設為名,創設中鋼與中船之後,幾乎不再擴張國有企業的版圖。但馬政府執政以後,台灣也開啟了「國進民退」的反潮流,財政部長張盛和更成為執行政策的馬前卒;除了以捍衛公股權益為由,拒絕履行台新金價購彰銀的協議之外,如今更藉由頂新集團因食安風波導致商譽重創之際,要求政府可以「指導」的國泰等金控公司必須釋出台北101的持股讓公股銀行蒐購。張盛和27日說,收購台北101股權案「差不多快要有共識了」,5月中旬之前應該會有好消息,目標是超過50%。

對於收購101股權案,財政部指示兆豐金及第一金負責與賣方進行價格洽談,買賣雙方已針對價格達成初步區間共識。財政部28日將找來扮演買家的公股事業,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台企銀、合庫金及菸酒公司等。

然而,101再偉大,本質上仍然是一棟商辦與商場並存的大樓;內部精品街充斥中國旅客,辦公區也有不少中資與台資企業,說穿了就是一棟再平常不過的大樓。覺得頂新集團形象太差,消費者自然會抵制,公股可控制企業如交易所可以退租辦公室,再不然,頂多就是鼓勵其他企業買下頂新持有的101股權也就罷了。

政府真有必要掌控101的過半股權?依此邏輯,下一步難道要買下被頂新「汙染」」的「民族品牌」味全公司?

掌控101的目的是當房東?還是派任董事長、總經理?在大動作出手買股之前,也許張盛和應該先舉例說明,除了獨佔或寡頭壟斷的國營事業之外,台灣有哪家國企經營的比同業好!

看今天台灣還要搞「國進民退」的把戲,滿朝文武卻噤聲不語,齊心演出一場讓人痛心的鬧劇,台灣還是台灣嗎?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