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關係理論巨擘沃爾茲(Kenneth N. Waltz, 1924-2013)於13日逝世,享壽88歲。
沃爾茲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關係學者之一,也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學派的創始人。
結構現實主義,又稱為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是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興起於1970年代末期,成為美國國際關係研究的主流,對當代國際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影響極為深遠。
新現實主義從結構的角度來探討國際關係,認為國際關係之結構是由國際政治上權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power)的結果而決定,結構制約並影響國家之長期戰略與外交政策。結構現實主義比喻國家為類似撞球完整實體,其關係僅取決於實體的相對重量,特別是軍事實力。
沃爾茲在此架構下,發展出與過去傳統現實主義追求權力不同的目標。他認為權力的追求有其限度,國家以維持適度權力最佳,因為如果國家權力太大將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增加軍備並形成對抗聯盟,因此國家不應以追求權力為目標,而是應以安全為主要考量。
沃爾茲在1959年出版《人、國家和戰爭》,建構出國際關係理論著名的分析三層次:個人、體制、國際系統的結構。
第一層次為「人性」和「個人作用」,例如戰爭發生因為人性本惡,或因為領袖個人的好戰決定。第二層次為政治、經濟、文化等「體制」,例如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專制政體等。沃爾茲覺得前兩者都是常數 (constants),而非變數 (variables),所以無法解釋為何既然人性本惡,人們卻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或是為何同樣一個民主政體卻會有時打仗有時息兵。第三層次為沃爾茲的貢獻,即「國際系統的結構」,即國際社會是個無政府狀態。
沃爾茲於1979年出版《國際政治理論》,即以先前架構中的第三層次分析為主,基本上統一了原本的現實主義理論,並創建了新現實主義,又稱結構現實主義。
沃爾茲於1980年發表《核武器擴散:更多也許會更好》。1995年和薩岡(Scott D. Sagan)合著《核武器擴散:新爭論》。針對冷戰結束之後的核武擴散問題,在主流意見普遍反對核武擴散的情形下,沃爾茲逆向思考,主張核武在主權國家間的擴散可能是件好事 ("More may be better")。他的論點在於,核武是終極的純防禦性武器,其威嚇力正在於其不可使用性。對於「核平」的恐懼使得「和平」變得可能。
沃爾茲去世前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相當於台灣中研院院士。2005年,沃爾茲被一份針對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的民意調查中被選為過去20年來第2具影響力的學者;在2009年的另一份10國學者研究報告中則名列第3。在2008年,以設立世界第1家國際政治系 (1919) 著名的英國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 (Aberystwyth University) 召開以沃爾茲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名為「思想之王:沃爾茲的理論和思想」以慶祝《人、國家與戰爭》出版50周年和《國際政治理論》出版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