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債風暴延燒所引發的國際經濟衰退,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今﹝1﹞日在國民黨中常會專題報告中指出,過去強勢的美國及歐元經濟區已陷入困境中,而台灣貿易高度依賴的中國市場,也將面臨成長趨緩等問題。管中閔建議,在這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局面下,台灣產業應掌握未來國際市場趨勢,將出口主力由傳統的歐美國家移轉至亞洲與穆斯林國家等新興消費市場。在聽取報告後,黨主席馬英九指示,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轉變,台灣應認清市場變化,以掌握利基。

在這份名為「國際經濟趨勢與未來市場」的報告中,管中閔分析,目前美國及歐元經濟市場皆深受歐元區內主權債務危機影響,而造成內部經濟衰退。此外,過往成長快速的中國經濟市場,也發生成長趨緩的現象,和去年同期相比,其出口變動率由20.7%下降至9.4%,工業生產指數亦由13.75%下跌至10.27%,顯示中國長期經濟結構的失衡,將對其未來經濟發展造成隱憂。此外,中國在產業硬體資本與人力資本養成上的投資比例失衡,也阻礙其未來進一步擴張經濟市場。

由於台灣過去長期對中國及歐美市場的過度依賴,對此,管中閔進一步建議,相較於歐美,亞洲新興市場如印度、印尼及越南等地,在全球金融風暴後快速復甦,表現亮眼,經濟成長率領先全球。目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多呈持續擴張的趨勢,遠超過其消費增長速度,而且,其國內眾多人口也將成為未來的新興消費階級。

此外,他也分析,除了亞洲新興國家外,世界主要的穆斯林國家近年來的GDP成長率也大多超過5%,經濟發展潛力不可小覷。據預估,至2030年止,全球穆斯林人口將增至26.4%,未來將成為另一股消費潛力。

管中閔指出,目前台灣對穆斯林國家的出口額尚不足5%,日後對此市場的出口貿易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對此,政府應整合資源,設立市場趨勢觀察的研發單位,針對目標市場特性建立地區品牌,並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藉由政策制定,輔導產業爭取歐美之外的新興市場。

在聽取管中閔的報告後,馬英九表示,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轉變,台灣應認清市場變化,以掌握市場利基。未來經濟政策將著力於改善經濟體質以及簽署與他國的貿易協定,排除經貿發展障礙,以促進台灣的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