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子郵件取代了許多傳統郵件,但郵局的信件及包裹業務仍盛行。消基會今(26)日公布郵局信件遞送的最新調查,發現75%的普通掛號郵件和限時掛號竟然同時到達,顯示消費者多付7元的限時掛號郵資,卻無法得到較快速的郵件遞送,郵局反而一年可多賺取5千3百萬元。消基會表示,難道消費者多付費只是「付心酸的」嗎?

消基會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郵局信件遞送速率的測試結果。消基會於2012年5、6月間,安排4條測試路線,包括台北市大安區與台中市西區之間,及台北市大安區與高雄市新興區之間的信件往返速度,並以20公克以下的信件為測試工具。

調查結果發現,除了台北市大安區寄至台中市西區的限時掛號比普通掛號提早2個多小時到達外,其餘3條路線的限時及普通掛號信均是同時到達。以中華郵政提供的2010年總信件數量來看,一年約有1千萬封的限時掛號信件,以限掛比普掛每封多收7元來算,中華郵政一年即可多賺取5千3百萬元。

消基會認為,雖然只是多加7元,但消費者多付錢卻未獲得相對的服務,難道限時掛號只是「寄心酸的」?消基會反問,郵資不足時消費者需補貼金額,但郵局效率不符消費者付出的費用時,消費者可否要求退還溢收費用。

同時,消基會指出,經過測試後發現,郵局的信件簽收時間大多集中在中午時段,無論是平信、限時信、掛號信等類別,一天僅送一次,因此無論是上下午投遞似乎並無明顯差異。加上郵局的業務量大,員工又超時工作,是否能達到郵局稱「一天投遞三次」的目標仍有待商榷。

消基會建議,若郵局人力真的應付不來,就應修改收件與送達時間的公告,讓消費者可依此選擇適合的方案,而非付費後卻未獲得對等的結果與服務。

針對消基會提出的調查報告,中華郵政今天也發布聲明表示,限時掛號郵件是按班次限時投遞,每日收信2次、投遞3次;普掛則是每日收信1次、投遞1次。中華郵政澄清,兩種類別的信件因第1班的投遞時間相近,可能才會造成同時送達的情況。

中華郵政說,依據郵件處理規則及郵務營業規章規定,限時郵件若未能依承諾時間內送達,寄件人可要求退還郵資及限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