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屆立法院第7會期於6月16日凌晨結束,2011年7月1日的newtalk「幸福報報--公民看國會」節目由公督盟理事長施信民及青年智庫理事長黃帝穎擔任來賓、公督盟副執行長高茹萍主持訪問,就本屆第7會期立法院的整體表現進行評論。

施信民表示,雖然本會期通過129項議案,但整體成果不如人意。重大法案不能即時修訂,不符合人民對最高民意機關的期待。首先,5都已經升格、民選首長已就任半年,但行政區劃法、財劃法、公債法等配套法案無連帶修正,造成5都行政、財政困難,只能仰賴中央特別照顧。

施信民接著說,中央組織改造預計明年1月上路,但本會期僅通過4個部會的組織法修訂,甚至發生尚未審議完畢即烏龍通過之情事,必須於下個會期補救。此外,社會各進步團體期待修訂的法律,如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法、核安相關法規、公投法、集遊法等,尚無實質進度。

最後,施信民認為,對高度爭議的公務人員加薪3%及140億核四追加預算案,立院都是高度配合政院,快速強行通過,放棄制衡行政;還抗拒人民的監督,在表決核四追加預算時,將透過程序申請旁聽的人民以警力強行抬出。

不過,施信民也表示,立院本會期仍有值得肯定之處,例如,通過了公督盟所推動的選罷法修正,沒收賄選之公職人員的選舉補助款、人團法修訂刪除了過往對人民團體言論自由的限制。塑化劑案發生後,立即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不過,並未清楚定義歇業及休業,立法仍嫌粗糙。

黃帝穎認為,本會期立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案的過程相當草率,甚至發生因社會壓力而臨時替換人選的情況。學者出身的大法官往往更能保障人權及程序正義,然而,這次卸任的大法官有3位學者、1位實務界,提名人選卻是1位學者、3位實務界,比例完全顛倒。

黃帝穎強調,大法官身為憲法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具備深厚的公法背景,但此次僅有1位提名人選具備公法背景。立院顯然沒有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質疑與監督,完全順服於總統的任命。

法官法的部份,黃帝穎則表示,社會對於法官法的期待在於可對法官究責、淘汰不適任法官,然而本會期通過的法官法卻禁止人民投訴法官,讓人民權利受侵害時,無救濟管道。法官的職務法庭組成以職業法官為主,缺乏外部監督,容易官官相護。法官評鑑3年才1次、結果不公開,評鑑委員會又置於司法院底下,效果難以發揮。令人詬病的法官任用機制,則僅以法律拘束力薄弱的附帶決議通過要求改善,顯見立法院功能不彰。

對於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施信民表示,不分區立委是為了彌補選區立委專業性、廣度不足的問題,也代表了對少數族群的尊重。民進黨的名單同時包含公督盟評鑑的優秀立委與待觀察立委,以及進步團體推薦的立委,不盡符合民意,政治行動力的考量高於專業性及社會代表性。施信民因此呼籲,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能包含具專業性及功能性的立委、公督盟評鑑出的優秀立委,以符合社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