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氨後,食品塑化劑襲來,政府是否做好因應?學者們今(10)日呼籲政府,引進歐盟的REACH原則,強制要求化學品的註冊、評估、授權,作為管制機制,並讓民間參與監督。

從戴奧辛、三聚氰氨、瘦肉精,到今日的塑化劑,是否學到教訓?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指出,食品安全是全球化的問題,政府不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建立完善的食品資訊揭露,追溯原料源頭,清查毒物的管制機制。此外,周桂田也建議,未來要引進公民團體的監督,讓民間的專家、學者能夠參與,補足行政官員專業知識的缺乏。

有學者提出,塑化劑48~72小時後就會代謝,但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教授吳焜裕表示,有些毒性物質在代謝的過程中,就已經造成傷害。「未來,會不會還有其他化學物質也有危害?」對此,他建議政府,應該建置化學藥品與食品安全評估的專業機構,杜絕其他化學物質危害的可能。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教授詹長權指出,食品應該從色、香、味、防腐等4大功能嚴格把關。從2009年,台灣的食品衛生把關就已經是10大民怨之ㄧ,每當重要節慶來臨,行政院衛生署往往只針對防腐劑進行檢驗,對其他的食品添加物卻沒有確實抽驗。此外,他也認為,國內的食品管制太鬆,台灣飲料中有些合法的香料,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卻被禁用。

為何塑化劑20多年前就有,到現在才被揭發?周桂田說,行政部門跟廠商都要負責,食品大廠本來就該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注意食品原物料的安全。而消費大眾也該警醒,台灣被稱為「石化王國」,以後真的應該減少使用塑膠、保鮮膜。

國際歐盟REACH(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法)法案,要求製造商、進口商必須提出化學品檢測的相關資料,對於歐盟市場上、進入歐盟市場的所有化學品,均強制要求註冊、評估、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