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林靖堂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林靖堂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李惠仁版稅全捐weReport  帶動捐款潮

    新聞 李惠仁版稅全捐weReport 帶動捐款潮

    2014.02.17 | 13:03

    2012年揭露政府隱匿禽流感疫情的紀錄片導演李惠仁,有感於台灣調查報導之缺乏,曾允諾將《不能戳的秘密》DVD發行版稅全數捐贈優質新聞發展協會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李惠仁10日正式將首期版稅4萬5千餘元捐給該平台,並希望此舉能產生拋磚引玉的效果,帶動更多認同發展台灣優質媒體環境的朋友,一同共襄盛舉。 接連拍攝兩部《不能戳的秘密》,揭發政府兩年前隱匿禽流感疫情的李惠仁導演,曾在去年第二部紀錄片發表記者會現場宣布,為了回饋2011年時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對《不能戳的秘密》首集的資金協助,並在認同台灣獨立媒體發聲、鼓勵調查報導產出的理念下,DVD發行版稅「無論多少,全數捐贈」予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協助weReport平台完成支持調查與深度報導的理念。 李惠仁在取得DVD首期版稅後,10日正式捐出4萬5千餘元;連同前一天李惠仁主動捐給weReport平台上一項有關鶯歌工商拳擊隊女拳王林郁婷故事的紀錄片《反擊》一萬元,李惠仁導演捐贈自己所得共五萬餘元予weReport平台,用以支持優質新聞與獨立報導的產製。同時,也就在李惠仁導演拋磚引玉後,網友紛紛響應,讓該紀錄片提案完成募款。 目前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上,仍有包括中國公民記者周曙光的牛博山寨網計畫、旅韓獨立記者楊虔豪的2014韓半島新聞台計畫、社會運動獨立媒體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擴展計畫,以及文化大學新聞系學生的器官捐贈報導計畫尚在募款,李惠仁導演呼籲,對於目前台灣媒體生態不滿的民眾與閱聽人或許可以轉而支持專業的獨立媒體,給台灣獨立媒體與獨立媒體工作者更多機會提供社會正確而有用的資訊。
  • 公民新聞獎  weReport最大贏家

    新聞 公民新聞獎 weReport最大贏家

    2012.12.22 | 19:45

    長期扶助與支持台灣公民記者的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今(22)日舉行一年一度的Peopo公民新聞獎,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接受公眾贊助的3位公民記者林冠吟、阿Ben與楊虔豪分別獲得公民新聞獎專題報導獎和特別獎,是本屆公民新聞獎最大贏家。 weReport 平台執行委員會召集人胡元輝表示,他們能夠得獎,一方面代表自己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上的確有需要公眾委制與群眾資助這樣一個概念。他希望,透過這麼豐碩的成果,未來能有更多人利用此一平台,讓更多人能在不同的報導媒體或平台上發光發熱。 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合作的公民新聞獎今年邁入第六年,是台灣社區大學等公民團體與公民新聞界的年度盛事。今年以「地方紮根、向外發聲」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台各地176件作品報名,入圍共有35件,新聞專題組20件、短片報導組15件。今日頒獎揭曉,新聞專題組共有5件作品獲獎,另有4件作品獲特別獎;短片組亦有5件作品獲獎,1件特別獎。 新聞專題組得獎的作品分別為《樂生不樂》、《捍衛報導自由 韓MBC電視台員工罷工抗爭要求社長下台》、《霧鹿峽谷的美麗與哀愁》、《往山林走》、《有標價的越南新娘.無價的台灣母親》;特別獎則為《在地保護大自然-河川巡守隊》、《517國際反恐同 給同志一個愛的擁抱》、《再見大肚溪》,以及《漂鳥 回家吧》等作品。 短片報導組得獎者則為《鼓聲若響-萬歲森巴鼓》、《不服老的電臀阿嬤》、《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的美麗與哀愁》、《直擊!校外租屋的潛在危險》、《水稻.水道.污水道 污水水道吃下肚》,以及特別獎《台灣之光!邁向調酒師之路》等作品。 其中,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接受公眾贊助的3位公民記者,台南社區大學工作者林冠吟、阿Ben與成功大學政治系的旅韓獨立記者楊虔豪分別以《再見大肚溪》、《樂生不樂》與《捍衛報導自由 韓MBC電視台員工罷工抗爭要求社長下台》分別獲得本屆公民新聞獎新聞專題獎與新聞專題特別獎。 得獎者阿Ben表示,早期沒有接觸媒體時,常會認為媒體壟斷不甘自己的事,但成為公民記者後卻發覺媒體力量的可怕,所以應讓weReport平台有更多人繼續加入,這個平台有存在的必要。 剛從韓國採訪韓國總統大選,並在網路上發出韓國大選第一手消息的楊虔豪表示,公民新聞讓一般民眾也可以發揮比一般媒體更大的影響。他認為自己做的議題是很重要,但在台灣媒體卻沒有辦法被完整呈現,因此這樣的平台短期內對獨立記者非常重要。楊虔豪說,韓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所以他一定以自己的力量帶回更多韓國消息,台灣才能懇切而實際地面對自己週遭的國家。 林冠吟則指出,如果沒有weReport平台,也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可以完成這樣的報導,因為這是來自公眾的錢,也有來自公眾的期待,讓自己覺得這樣的期待會促使自己把作品做好。她表示,weReport 非常需要被推廣,人們可以換個角度想,如不要現在的媒體環境,可以怎麼辦?她呼籲去支持這樣一個媒體,就像買報紙也要花一點錢,捐款來給一個自己想了解的報導很重要。 今年的Peopo公民新聞獎評審團主席、獨立記者朱淑娟也表示,公民新聞匯集了許多民間社會的力量,但這些人的最大問題就是資源的取得不易,而weReport的成立,就是在幫助想替公民發聲的公民記者提供資源,有了資源就不用擔心短期沒有收入而放心報導。她認為,對公民來說,大家都應該支持這樣的平台,去支持一個希望能看到高品質報導的可能。
  • 壹傳媒組工會 記協樂觀其成

    新聞 壹傳媒組工會 記協樂觀其成

    2012.10.25 | 19:00

    壹傳媒於17日公告,台灣壹傳媒將以新台幣175億元售予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震撼台灣社會,黎智英並承認自己敗走台灣。但老闆的易主也激起壹傳媒基層工作者的團結,紛紛成立工會因應。台灣新聞記者協會長陳曉宜樂觀看待,她認為壹傳媒旗下媒體工會的成立,會帶動台灣媒體工作者勞動意識的崛起;若未來成功與黎智英或辜仲諒談妥團體協約,將帶動台灣媒體正向發展。 今(25)日新頭殼「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分析壹傳媒對台灣媒體工作者的影響,以及壹傳媒旗下媒體工作者籌組工會對台灣媒體環境的啟示。 15日壹傳媒主席黎智英特別與台灣壹傳媒員工簽名道別,並向媒體自稱自己是「失敗者」、將離開台灣。但對於陳曉宜而言,她卻認為,以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看,黎智英並未失敗,因為他已經「獲利了結」。 陳曉宜指出,很清楚的是黎智英10年前來到台灣時,第一個目標就是賺錢,現在他賺飽了、離開了,留下來的確是所有的記者、員工被轉賣給新買家。她認為,黎智英離去時雖然對壹傳媒員工感到抱歉,但卻也口袋飽飽的離開,「如果真的對不起,是不是該為員工給予什麼樣的照顧?例如與新買家共同協議,與蘋果日報等壹傳媒工會簽訂團體協約,保障勞工權益與編輯室自主」。 陳曉宜說,但遺憾的是,黎智英雖然表示對不起大家,卻也看不到黎智英保障基層工作者工作權與編輯室自主的誠意。 陳曉宜表示,壹傳媒的員工一開始難免對黎智英的離去依依不捨,而且壹電視也確實是迫於情勢無法上架,但在老闆賣掉壹傳媒後,卻發現黎智英賣給辜仲諒就拍拍屁股離開,台灣壹傳媒記者的工作權益在哪?未來有什麼樣的工作環境?黎智英幫員工向新資方爭取到什麼權益?當大家發現什麼都沒有,就這樣自己去了美國,逐漸也浮上許多不滿。 陳曉宜認為,黎智英對於員工權益的彌補,一直到11月17日交易完成前,都還有機會彌補,若沒有任何作為,代表黎智英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不願意讓曾經為他打拼10年的壹傳媒員工保障未來在新資方下的工作權。 她說,壹傳媒不是把公司收起來而是股權移轉,因此黎智英不應該拍拍屁股走人,他仍有權力保護自己的勞工,應該想想如何為這些一起打拼的工作者做一些事情?陳曉宜呼籲,黎智英可以先盡快與蘋果日報工會簽訂團體協約,讓新資方照單全收,保護員工,而非避走美國。 對於壹傳媒蘋果日報等工會的陸續成立,陳曉宜指出,也許這是改變台灣媒體環境很重要的一步,台灣媒體現在除老三台、公視外,幾乎沒有任何媒體成立工會,記者的團結權很弱。他強調,記者的工作環境與一般工作不同,記者在各自路線上採訪新聞,不見得認識自己的同事,甚至可能反而比較熟悉其他媒體的同業,所以記者團結不易,必須要有一個事件才有足夠動能,比如18年前的自立事件。 陳曉宜舉壹傳媒為例,黎智英說賣就賣,況且《蘋果》還是個賺錢的媒體,如此賣給一個勞工不是能選擇的新資方,顯示記者對誰來當老闆是沒有選擇權的,選擇權在於要賺錢的這些資方,看賣給練台生賺比較多還是辜仲諒比較多,因此記者更必須要開始有意識保障自己的勞動權益, 陳曉宜說,蘋果日報工會也意識到,即使如此賺錢的媒體,同時員工也有如此資深有價值,但卻被用如此高價賣掉,賣得是誰也無法選擇,那自己的力量便要起來。她樂觀認為,今天若蘋果日報等壹傳媒工會與資方簽妥了團體協約,也制定了保障工作權與編輯室自主權的協定,同時未來也確實落實的話,將對其他媒體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 黎智英將帶走狗仔文化?學者謹慎看待

    新聞 黎智英將帶走狗仔文化?學者謹慎看待

    2012.10.19 | 18:45

    壹傳媒16日正式公告意向書,將於年底簽訂媒體交易合約,將台灣壹傳媒業務售予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而這項震撼台灣社會的媒體交易案公告後,台灣壹傳媒狗仔文化是否會隨著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撤台而改變,成為壹傳媒交易案的熱門話題之一。但黎智英的離去是否會帶走現存台灣媒體的狗仔文化?新聞學者也抱持謹慎看待的態度。 黎智英近日宣告撤離台灣,引發壹傳媒狗仔精神是否也將隨之消失的討論,鴻海總裁郭台銘認為「要選就要選好蘋果」,藝人徐乃麟則表示「反正他撈完錢就走,希望台灣能就此安寧」;不過,也有聲音惋惜黎智英的離去,壹傳媒打擊不公的精神與聲音將不再,網友紛感嘆「民間監察院」不復存在。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指出,台灣的傳統媒體與台灣社會的政治經濟脈絡盤根錯節,因此往往無法對政治人物監督批評,而黎智英的壹傳媒則因為是外來傳媒,又是純粹的市場導向,所以壹傳媒狗仔的作法是根據市場取向,市場要看什麼就賣什麼。 林麗雲認為,狗仔有他正面監督政治人物的功能,但也產生對私領域的侵擾,甚至人權的侵犯等負面影響。 她說,壹傳媒來台後,本土的媒體集團,例如自由、中時等也相繼學習成立狗仔隊,問題就在於本土媒體財團成立的狗仔隊,有沒有學到壹傳媒對公共政策與政治人物偽善一面的監督。 如今,黎智英即將離開台灣,他自香港帶來的狗仔文化,會留下正面還是負面影響?林麗雲憂心,台灣本土傳統媒體因為與台灣的政商利益盤根錯節,他們將不會監督政治人物,只留下揭人隱私的負面影響。 她認為,黎智英將媒體視為商品,因此,蘋果的狗仔隊會去窺視一般人少見或好奇的事情;但台灣本土傳統媒體的狗仔,可能僅有狗仔的表相,卻因為報老闆與台灣政治經濟領域間的利益,而難以監督公眾事務與公眾人物。 而今,併購壹傳媒的又是金控集團,未來攸關金融與國家經濟利益的事情,攸關百姓金錢的公共事務,是否能夠一如過去有效監督,都是令人擔心的事情。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則認為,近日對於黎智英的討論,不應該太神化與妖魔化,劉昌德認為,黎智英就只是一個聰明單純的媒體商人的類型,黎智英的離去會造成台灣狗仔文化的消亡,只是假議題。 他說,台灣的媒體環境本來就有煽色腥的土壤,獨家報導的璩美鳳光碟事件、80與90年代的電視社會新聞,即是台灣煽色腥的代表,在壹傳媒還沒來到台灣前就已經存在。黎智英只是把英國小報化、狗仔的制度化操作帶到台灣,充分發揮黃色新聞學的新聞商品特色。 劉昌德比喻,台灣新聞媒體的煽色腥土壤,黎智英只是其中的一位施肥者,煽色腥不會因為他的離去而就此消失。黎智英這套極度制度化的煽色腥狗仔隊操作方式,也已為台灣本土媒體所學習,如果未來台灣的媒體結構不變,台灣媒體的煽色腥不會因此改變。 他說,黎智英是因為是純粹的新聞商人,反共、藍綠不買帳都是他操作新聞商品、擴展新聞大眾市場的方法。 至於有人認為,狗仔也有好的一面,劉昌德則指出,煽色腥與爬糞是黃色新聞學的一體兩面。壹傳媒新的資方若也是單純的媒體經營者,也會跟黎智英用同樣的方式經營媒體。 劉昌德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他以為,現在接手壹傳媒或近日財團併購媒體的現象,都不是為了純粹經營媒體,而是為了其他的利益,因此,台灣媒體的作法才會捨扒糞而就煽色腥。 因此,台灣媒體的煽色腥文化不會就此消失,但為著其他利益而存在的媒體工具化,仍會存在於台灣媒體中。
  • 森森公告將併購東森  購物台市場趨寡占

    新聞 森森公告將併購東森 購物台市場趨寡占

    2012.10.19 | 10:42

    購物頻道雙森之戰將以併購劇終。根據今(19)日媒體報導,森森百貨董事會昨(18)日通過收購東森得易購51%股權的決議,一旦交易完成,合併後的有線電視購物頻道市場,預料將邁入東森國際與富邦MOMO楚漢相爭的時代。 今日《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森森百貨董事會昨天通過將收購東森得易購超過五成股權的決議,並公告東森國際上市公司名義發出擬併購公告。《中時》報導指出,森森百貨董事趙世亨表示,森森將預定逐步取得東森得易購七成以上、甚至全數的股權,並納東森得易購為森森百貨的子公司、東森國際的孫公司,預計收購金額至少上看新台幣10億元。 《聯合報》則引述森森百貨分析,電視購物市場將由許可制改為必須取得衛廣執照的執照制,總頻道數將可能擴大,同時大陸網購業者競爭態勢極強。因此,森森百貨希望能與東森購物合作。 上個月12日,甫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裁定自凱擘下架的東森得意購,才由勁鑫貿易董事長陳世志以26億元自新加坡匯亞集團梁馬利手中取得經營權。當時的報導指出,陳世志希望未來能與王令麟的森森百貨、富邦的momo購物台等電視購物平台「和平共處、一起合作」,聯合森森把餅作大。 而今,一個月過去了,即刻傳出森森百貨準備併購東森得易購的消息。報導轉述陳世志說法,指東森得易購前一位經營者留下近20多億元的銀行債務與10多億的廠商貨款,且每月虧損近4,500萬元,因此他決定先活化公司資產、優化財務結構,提高經營績效。 至於東森得易購與森森百貨的併購,東森得易購發言人曾雅玲僅表示,雙方目前僅有業務合作,不清楚森森百貨併購東森得易購事宜。 目前國內有線電視的電視購物市場共有14個購物頻道,富邦所屬的momo台擁有3個購物台、503萬個收視戶;日本三井集團的ViVa購物台也有503萬個收視戶、1個購物頻道;東森得易購及森森百貨則各擁5個購物台,收視戶各有150萬及353萬上下。未來,一旦森森百貨正式併購購東森得易購後,將擁有503萬個收視戶、5個購物台。購物頻道的商業戰況仍然激烈,但有逐漸走向整合與寡占的趨勢。
  • 黎智英撤台  壹傳媒股價早盤飆升50%

    新聞 黎智英撤台 壹傳媒股價早盤飆升50%

    2012.10.18 | 12:20

    壹傳媒集團17日下午公告出售台灣平面與電視業務後,今(18)日香港壹傳媒在港股的股價一早就飆升50%以上,盤中一度飆升到港幣1.76元,上午10點多的股價為1.72元,暴升53.59%,不過也在稍早11點半時,股價回到開盤價1.60元。 台灣媒體週一(15日)傳出壹傳媒交易消息後,香港壹傳媒集團立刻於隔日暫停買賣交易,以便公布出售台灣業務情況。經過2日暫停交易後,於昨日正式公告台灣壹傳媒以新台幣175億元,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並宣布今早恢復股票買賣。 今早,壹傳媒集團港股開盤價為1.60港元,開盤後立刻大漲50%,一度飆升至1.76元,稍後持續在1.72員間擺盪,11點過後回跌至今日開市價1.60元。 壹傳媒昨日的公告指出,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已於10/15與壹傳媒集團總裁黎智英簽訂平面與電視業務意向書,辜仲諒將以160億代價取得台灣壹傳媒平面業務,並以15億代價購得壹電視業務的全部股份。 意向書指出,這項台灣傳媒交易案,香港壹傳媒初步同意3年不與以辜仲諒為首的台灣壹傳媒集團相互競爭,亦不挖角台灣壹傳媒雇員,同時承諾黎智英將不再擁有及控制台灣壹傳媒集團。
  • 蔡衍明介入壹傳媒?NCC:不回應傳聞

    新聞 蔡衍明介入壹傳媒?NCC:不回應傳聞

    2012.10.17 | 20:21

    台灣壹傳媒正式宣告與香港壹傳媒分家,對於這項媒體交易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17)日表示,壹電視若有董監事變更,NCC將進行「實質審查」,並深入了解資金來源。不過,對於外界揣測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參與併購,以及辜仲諒的金控背景,NCC皆語帶保留指出,將等交易案申請文件提報後才能有所回應,目前僅是傳聞。 香港壹傳媒今天正式公告台灣壹傳媒將以175億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及新加坡私募基金。但《聯合報》今日報導,新加坡私募基金背後,傳有黎智英死敵、旺中媒體集團總裁蔡衍明參與併購。 對此,NCC發言人魏學文指出,由於此案現在的投資架構可能還有變動,同時也尚未收到當事人的負責人變更申請,不便回應。不過,一旦買方確定,就會審查負責人的適法性,做好把關。 魏學文說,壹傳媒分別有55%的本國資本與45%的外資,因此,此案一旦進行申請,將先進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並由投審會發函公平會、NCC等進行審查,最後再由投審會進行對該交易案進行准駁。 魏學文表示,蔡衍明是否透過私募基金介入參與壹傳媒交易案,目前仍屬媒體臆測,對於相關揣測與說法,NCC不予回應。不過,NCC也承認,由於台灣外交處境艱難,不一定能夠對外資的資金來源與身分,進行多層次轉投資的實質審查。 至於辜仲諒涉入紅火案,是否有媒體負責人適格性問題?NCC僅表示,將依法針對相關董監事的消極資格進行審理。 有關學者憂慮未來金控大舉控制媒體,魏學文則指出,涉及金控的部分將會銜金管會進行審查。
  • 蘋果工會籲新資方  簽「編輯室公約」

    新聞 蘋果工會籲新資方 簽「編輯室公約」

    2012.10.17 | 19:59

    壹傳媒今(17)日正式公告壹傳媒在台業務將出售給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蘋果日報》工會隨即代表勞方發表聲明,除對黎智英確定交易一事表達痛心外,也希望黎智英應與工會親自進行勞資協商,並呼籲新資方辜仲諒應簽訂編輯室公約,賦予新聞獨立自主空間。 《蘋果日報》工會在聲明中指出,《蘋果日報》創刊10年,年年都有高獲利,這是《蘋果日報》全體工作者努力的成果。因此黎智英與辜仲諒在進行經營權移轉的同時,應珍視這群創造台灣媒體奇蹟的員工。 工會也提出3項訴求,包括黎智英應在最短時間內親自與工會協商;未來任何影響《蘋果日報》員工勞動條件措施,無論新舊資方都應先與工會協商達成共識;再者,新經營團隊入主後,應維持並尊重既有新聞專業自主,秉持編業分離、不做置入性行銷報導,不迴避或美化股東和經營團隊相關企業或人士的負面報導。 工會也希望辜仲諒為首的新經營團隊能尊重並簽訂「編輯室公約」,讓《蘋果日報》樹立台灣媒體自主新典範。
  • 黎智英創立台灣壹傳媒12年大事紀

    新聞 黎智英創立台灣壹傳媒12年大事紀

    2012.10.17 | 19:00

    香港證交所於今(17)日下午4點25分正式公告,台灣壹傳媒集團除辦公大樓資產外,將全數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結束黎智英來台創立台灣壹傳媒集團12年王朝,以下為2000年來,黎智英在台灣創立壹傳媒集團大事紀。 2000年12月:黎智英在台設立「香港商壹傳媒出版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2001年05月:台灣壹傳媒首份刊物《壹週刊》正式出刊上架。 2002年04月:黎智英在台設立壹傳媒台灣總部。 2003年05月:台灣《蘋果日報》正式出刊。 2006年10月:免費報台灣《爽報》正式出刊。 2007年01月:壹傳媒在台推出「壹蘋果網絡」。 2009年07月07日:壹電視獲經濟部商業司核准設立。 2009年08月13日,壹電視向NCC申請設立新聞台、資訊綜合台、娛樂台、電影台和體育台等5個衛廣執照。 2009年12月02日:NCC以「資料不全」為由暫緩審議娛樂台、體育台和電影台3台衛星電視執照。 2010年03月31日、7月28日:電影台和體育台通過NCC審核,獲得執照。 2009年11月16日:壹傳媒在台推動新聞。 2009年12月09日:NCC以「使用動畫表現犯罪行為」和「新聞動畫違反尺度」駁回新聞台與綜合執照申請。 2010年07月30日:壹電視透過網路開始進行試播。 2010年12月28日:壹電視正式開播。 2011年07月20日:黎智英親赴NCC說明壹電視新聞台執照申請案並提7大承諾,最終NCC有條件通過新聞台執照申請案。 2011年08月22日,壹電視新聞台於中華電信MOD上架。 2011年10月31日:壹傳媒成立跨媒體倫理委員會。 2012年04月:因壹電視頻道上架問題與當時正在申請併購中嘉有線系統的旺中媒體集團大打新聞戰。 2012年05月23日:NCC通過壹電視綜合台衛星執照申請案。 2012年06月:傳黎智英不堪壹電視虧損求售。 2012年09月04日:壹傳媒公告,獲獨立第三方洽購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 2012年10月01日:台灣壹傳媒集團裁員504人,其中壹2多媒體204人、壹電視300人。並決定中止壹網樂服務,將壹電視售予年代電視老闆練台生。 2012年10月15日:傳中信集團辜仲諒等人再以新台幣175億購得台灣壹傳媒,台灣與香港壹傳媒分家。 2012年10月17日:香港證交所於下午4時25分,正式公告台灣壹傳媒出售予中信集團辜仲諒,台灣壹傳媒的黎智英王朝正式終告結束。
  • 壹傳媒公告:在台業務175億賣給辜仲諒

    新聞 壹傳媒公告:在台業務175億賣給辜仲諒

    2012.10.17 | 17:05

    香港證交所在今(17)日下午4點25分正式發出壹傳媒交易公告,公告證實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已於10/15與壹傳媒集團總裁黎智英簽訂平面與電視業務意向書。公告指出,辜仲諒將以160億代價取得台灣壹傳媒平面業務,並以15億代價購得壹電視業務的全部股份。 公告指出,根據10/15雙方簽訂的意向書,這項交易包括由壹傳媒集團出售其於台灣的印刷及電視業務及資產,但並不包括位於台北市內湖的辦公大樓及攝影棚。雙方同意交易完成後,香港壹傳媒集團將該辦公大樓繼續租給以辜仲諒為首的新集團,租賃條款另議。 香港壹傳媒並初步同意,未來3年內不與辜仲諒所代表的台灣壹傳媒集團互相競爭。黎智英承諾,將不會擁有及控制任何於台灣從事印刷媒體及電視業務的公司,同時,也將不會向台灣印刷媒體及電視業務的僱員挖角。 公告也指出,這項交易預期於2012年11月17日完成及簽訂與交易有關的正式協議及全部所需法律文件,並於2012年12月17日或之前完成可能交易。同時,壹傳媒與中信方面在簽訂意向書時,辜仲諒已支付訂金為新台幣17.5億元,並於正式協議簽訂時,支付壹傳媒50%(包括已支付的10%訂金),剩餘50%的交易款項將於交易完成時支付。 公告最後宣布,壹傳媒股票將於明(18)日上午9點恢復交易。
  • 細述李宗瑞情色圖片 中天遭罰70萬

    新聞 細述李宗瑞情色圖片 中天遭罰70萬

    2012.10.17 | 16:06

    中天電視台這兩天禍不單行,繼昨(16)日中天電視台因綜藝節目彩排不慎引燃火災後,今(17)又因中天新聞節目違反分級與節目廣告化,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裁罰70萬元。 中天新聞台8月26日報導李宗瑞性侵案過程,因過於詳細描述作案情節,經NCC節目與廣告諮詢委員會認定違反節目分級辦法,予以核處30萬元罰鍰。另外,中天新聞台7月17日的新聞節目中,因在生態農場報導前後的廣告時間穿插農場廣告,明顯違反節目廣告化,裁罰40萬元。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表示,中天新聞台在今年7月17日晚間節目「新聞八點通」,報導生態農場新聞長度大約2分鐘,介紹農場裡的草泥馬,並在當日8點到9點,連續插播6次有關該處生態農場的廣告。 而富少爺李宗瑞性侵案新聞事件,中天新聞台於8月26日報導李宗瑞影片在網路流傳,新聞畫面出現翻拍網路影片的截圖,雖然報導已將圖片進行處理,但記者口白仍詳細描述圖片內容情節,明顯違反節目分級。兩案共罰70萬元。
  • 黎智英告別:對不起 我要回家

    新聞 黎智英告別:對不起 我要回家

    2012.10.16 | 20:51

    雖然,香港壹傳媒尚未公告最後交易訊息,但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今(16)日則來到台灣壹傳媒總部向員工告別。他語帶感傷地說,「對不起,我要回家了」,「我不相信民主的地方會容不下自由的媒體」,「我不會說I'll be back,這裡畢竟是你們的地方…人民會醒覺的」,「失敗了,也是人生的一種過程」。 雖然壹傳媒尚未對外正式說明出售詳情。不過集團高層也間接證實外界報導,也就是,壹傳媒將台灣業務以新台幣175億元,全數售予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以及新加坡私募基金,在台灣走了12年的壹傳媒黎智英時代正式劃下句點。 昨夜,台灣壹傳媒集團即將出售中信集團少東的消息不脛而走後,今早香港股市開盤前,壹傳媒集團立刻宣布暫停交易,並準備公佈重大消息,暗示這項台灣媒體買賣案即將正式對外宣告。 傍晚5點半,人在台灣的黎智英正準備搭乘電梯自位於內湖的壹傳媒大樓辦公室離開時,不少壹傳媒的員工獲得消息,紛紛向這位前老闆索取簽名、合照。壹傳媒工會的臉書上,更大方秀出「黎老闆...掰掰...」的圖文。不少壹傳媒員工更將與黎智英的合影、黎智英離去的照片上傳臉書,稍早前壹傳媒即時新聞也刊登了黎智英離去的新聞。 黎智英向員工感性的說,「對不起,我要回家了,請你們珍重!…你們在做的事是對的,要堅持下去,社會會認同你們的...壹傳媒不是我的精神,是你們共同的精神做出來的…你們已經有民主了,我不相信民主的地方會容不下自由的媒體」。同時,他也說「我不會說I'll be back,這裡畢竟是你們的地方…人民會醒覺的」,「失敗了,也是人生的一種過程」語帶感傷離去。 不過,這項媒體交易案,仍需經過投審會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審核,預料審核仍需要一段時日,但可以宣告的是台灣壹傳媒集團的黎智英時代,就此劃下句點。
  • 財團接手 壹傳媒窮追猛打精神將不再?

    新聞 財團接手 壹傳媒窮追猛打精神將不再?

    2012.10.16 | 19:00

    壹傳媒可能以175億元出售予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等人的消息震撼台灣社會,雖然此一消息仍未獲壹傳媒證實,但財團將入主的消息,學者憂心雖然蘋果的煽色腥雖可能收斂,但監督政府與權勢的獨特媒體文化,以及窮追猛打的精神將隨之消失。 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指出,壹傳媒雖有爭議,但黎智英將讀者視為消費者的商業主義有一定道理。他認為,壹傳媒旗下的媒體對政府與權勢幾近六親不認,但若財團接手後,蘋果本來不畏權勢的特色將會受到影響,甚至「變色」,「蘋果跟壹周刊可能將不再是過去的蘋果跟壹周刊」。 長期關切媒體置入性行銷問題的盧世祥也憂心,過去財團、政府與中國的置入不斷,未來財團進駐壹傳媒後,過去壹傳媒12年來建立的聲譽也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他說,自己並不茍同蘋果日報屍體、裸體的過度報導,以及新聞的過度武斷,但黎智英曾表示台灣報紙太沉重,他希望站在讀者幫助讀者消化資訊,就這點來說 他則表支持。盧世祥指出,對特定議題窮追猛打、一定訪問到當事人的採訪態度,多少改變了台灣的媒體文化,這是黎智英對台灣的貢獻。 盧世祥憂慮,若消息為真,這樣的一個交易不會更好,雖然交易後壹傳媒煽色腥的媒體文化會有所收斂,但對政府與權貴的監督,以及對不公義議題窮追猛打的精神,將會隨之消失。
  • 快訊!  香港壹傳媒公告暫停交易

    新聞 快訊! 香港壹傳媒公告暫停交易

    2012.10.16 | 09:41

    繼昨(15)夜傳出台灣壹傳媒集團將「統包」以175億,出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及新加坡私募基金後,今(16)日早上8點40分左右,壹傳媒在香港證交所公告停牌暫停買賣交易「以待刊發有關公司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訊息。各界研判,此一訊息應與昨夜所傳出的台灣壹傳媒集團將出售的消息有關。
  • 175億售中信金?壹傳媒不予證實

    新聞 175億售中信金?壹傳媒不予證實

    2012.10.15 | 20:58

    今(15)日傍晚,各大台灣媒體紛紛傳出,台灣壹傳媒集團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與壹電視等,將整批包裹出售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各大媒體也紛紛報導未具名消息,指已獲中信金方面證實。但在壹傳媒集團方面,壹電視公共事務部總監張修哲僅表示,「一切以香港公告為準,其他不予評論」。 今早,台北市勞工局宣布裁罰壹傳媒集團因違反大量解雇法,裁罰壹多媒體等公司10~50萬元後,時至傍晚包括蘋果日報內部與媒體圈進一步傳出,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將以175億包裹台灣壹傳媒平面與電子媒體業務,售予中信集團辜仲諒。稍後,包括中視、自由、Ettoday等媒體皆報導此消息,並指出,該項出售案已獲中信金未具名人士證實,並等待香港壹傳媒自行公布訊息。 傍晚,此傳聞並蔓延至臉書,各界紛相走告壹傳媒賣給中信金的消息,但經記者向壹傳媒方面求證,卻皆未獲得正面回應。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指出,他「沒有聽說過這項消息」;壹電視發言人張修哲則回應,「一切以香港公告為準,其他不予評論」。 至晚間9點為止,香港證交所仍尚未宣告任何有關壹傳媒出售的公告消息。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代理商:10月起停刊

    新聞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代理商:10月起停刊

    2012.10.12 | 19:42

    世界知名的攝影雜誌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台灣代理商海峽文化出版社客服今(12)日證實,將從10月起停刊,同時也將陸續與訂戶通知退費事宜。 該位工作人員指出,停刊的原因,是由於海峽文化出版社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間結束代理,至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是否會再找到新的代理商後重新復刊,工作人員僅表示,不確定。 由於這是繼大地地理雜誌2005年停刊後,又一以自然生態為主要報導內容的全球性雜誌中文版傳出停刊消息,是否因為不堪虧損導致,出版社則未予證實。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的網頁,目前已經掛上「施工中,暫停服務」的字樣,無法進一步閱覽該雜誌中文版網站的相關內容。
  • 龍應台讚莫言:從泥土長出來的人民文學家

    新聞 龍應台讚莫言:從泥土長出來的人民文學家

    2012.10.11 | 21:28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剛剛揭曉,由中國文學家莫言獲得。文化部長龍應台今接受媒體訪問時,盛讚他是一個被泥土所擁抱並且能在泥土上獲獎的文學家,他的獲獎,等於是替中國大大打開一扇國門給全世界的人。 莫言是繼華裔旅歐作家高行健於2000年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華語文學家。龍應台比較高行健與莫言兩者間的不同,她認為真正能進入高行健文學世界的人是少數,所以障礙、門檻比較高;而莫言則是看門道與看熱鬧的人,都覺得輕易進入的世界。 龍應台指出,高行健的人與作品至今仍遲遲無法進入中國,被中國徹底排除在外,使得高行健作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所散發的精神力量被一個防火牆徹底擋住,這對中國與中國的人民而言都是一項損失;但《紅高粱》則長在他的家鄉裡,無論莫言所愛與所恨的人都在他的身邊,她所生長的泥土與莫言本人互相擁抱著,更具備對中國與全世界的影響力。 莫言的得獎讓龍應台驚呼連連,開心不已。她說,莫言其實是人民的文學家,一個從中國土地裡長出來的人民文學家,今天莫言被世界所擁抱,真的覺得意義非凡。 龍應台感嘆,當自己每每閱讀莫言的小說時,會深感自己並不如莫言。龍應台解釋,因為自己從小就是ㄧ個被要求說標準國語長大的小孩,而一個被要求只能懂得單一標準國語的人,ㄧ旦失去了爸媽的語言,也就變成一個想像力單薄的人。但莫言卻從他的方言與村落的經驗,告訴你一個最泥土也最國際的例子。 龍應台表示,終於有位可以在華人的語言中,讓整個華人世界擁抱,又讓世界尊敬的人,她呼籲,中國大陸未來的領導人應該要透過莫言,深刻認識有一個文學的普世價值,而不是所有的問題都用政治來看待。
  • 請辭獲准 胡幼偉:抱歉影響團隊

    新聞 請辭獲准 胡幼偉:抱歉影響團隊

    2012.10.06 | 22:05

    馬政府又一行政團隊閣員請辭下臺。行政院新聞局改制後首任行政院發言人,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胡幼偉,今晚9時口頭請辭,並獲行政院院長陳冲同意。 520馬政府再度上任後,行政院新聞局隨之改制為單純發言人室,掌理行政院的政策說明與媒體公共關係。首任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近日因臉書言論風波屢屢備受社會輿論質疑,今日更於臉書主動爆料私生活後,隨之於晚間9點,向行政院長陳冲口頭請辭,並獲首肯。 行政院晚間證實,胡幼偉已向陳沖口頭請辭,表示不希望個人因素影響行政團隊,避免造成困擾,因此請辭。胡幼偉晚間則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因為我的努力不夠,所以使我個人承受一些困擾,也影響到行政團隊的正常運作,希望離開現職後,團隊不要因我受到負面影響」,他說將盡快完成後續書面行政程序。
  • 香港壹傳媒股票停牌  將公告敏感資料

    新聞 香港壹傳媒股票停牌 將公告敏感資料

    2012.10.05 | 15:40

    根據香港媒體今(5)日報導,壹傳媒在香港證交所的上市股票,上午10點51分暫停買賣交易,並於下午1點半公告「停牌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停牌前,壹傳媒股票大漲2成,股價為1.02港元,成交額1560萬元。該集團暫時未有任何公告交代具體停牌原因。香港《信報》預測,可能與壹傳媒再次出售台灣媒體業務有關。 壹傳媒上個月於香港證交所公告將出售台灣壹傳媒平面媒體後,本周一(1日)正式對外宣告台灣壹電視以14億售予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壹電視售出的消息公布後,是否將再出售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平面媒體,持續為外界所關注。 《聯合報》並於昨天報導,富邦蔡明忠以4.3億美元再度向壹傳媒開價,洽購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印刷媒體,但未獲證實。《蘋果日報》工會日前也向壹傳媒平面媒體暨印刷行政總裁葉一堅查證,但葉一堅僅表示,目前壹傳媒在1日發出「事業單位重組公告」後,已無進一步消息。 目前香港證交所方面,壹傳媒集團僅公告停牌,將「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
  • 德公視獲新財源  有電腦者需繳執照費

    新聞 德公視獲新財源 有電腦者需繳執照費

    2012.10.04 | 12:07

    旺中併購中嘉、年代董座併購壹電視、公視董事會爭議600日尚未解決,台灣媒體環境在今年不斷出現劇變,公共廣電政策也停滯不前。不過,德國聯邦憲法法庭前(2)日裁定,未來德國家中有電腦的家庭,也需繳交廣電執照費,預料將替德國ARD與ZDF兩公共電視獲得更穩固的財源保障,使德國公視的營運不會因整體經濟環境與政府補貼的增減而受到影響。 台灣公廣集團因為近年董事會選任爭議,引發輿論批評,即使新任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一份以流行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為首,令外界耳目一新的名單,但仍告破局,使得爭議持續未決。 過去,台灣公視的財源是否要學習歐洲公共廣電媒體收取執照費,還是依照現行政府每年撥款預算捐贈的方式,有過討論。但最後,《公視法》立法仍以政府預算撥款作為台灣公共廣電媒體的主要資金來源。 根據「台灣歐盟觀察」組織(taiwan EU Watch)日前轉譯知名德國媒體《法蘭克福評論報》(Fraukt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 F.A.Z)報導指出,德國聯邦憲法法庭2日作出判決,由於電腦也具備收聽與收視廣播電視的功能,因此未來德國境內有電腦的家庭將被要求繳交廣電執照費。 不過該報導也指出,雖然目前ARD和ZDF年度執照費為70.5億歐元,由於2家公視無法確定未來能向擁有電腦的德國家庭開徵執照費後,會有多少進帳?因此,原擬於2013年元旦起向每戶每月徵收17.98歐元的執照費的方案將暫緩實施一年。 德國聯邦憲法法庭認為,電腦屬於「新興廣電媒體工具」,向擁有電腦的使用者收取廣電執照費用,並不會危害德國聯邦基本法中個人的權益保障。 報導引述德國公共廣電中心法律顧問Hermann Eicher分析,該項判決以法律條文再次確立了德國公共廣電媒體的獨立自主和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