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王毅近日在吉爾吉斯與該國外長發布聯合聲明,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再次錯誤引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台灣外交部強烈譴責這項悖離事實的主張,也對吉爾吉斯選擇順從中國威權表示遺憾。然而,問題並不僅止於一份聲明,而在於中國正透過全球多點操作,推動長期而有系統的敘事戰、法律戰與外交施壓。
北京近年積極在各國雙邊文件中加入「一中」語句,目的不是爭取對方真正的政治認同,而是累積大量公開紀錄,塑造「國際社會都支持中國立場」的假象。透過不斷增加這類聲明的數量,中國試圖讓「台灣是中國內政」成為國際政治語境中的預設前提,而讓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反而被邊緣化。這種策略性堆疊紀錄的方式,是中國成本最低、但效果顯著的國際話語戰工具。
至於吉爾吉斯選擇附和中國,也並不令人意外。中亞長期位於中國與俄羅斯勢力的交會區,外交空間有限,經貿與安全皆高度依賴兩大國。對這些國家而言,拒絕北京的壓力成本過高,因此在共同聲明中採取低風險、順勢的選項,是現實的結果。這也意味著,未來在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類似的「附和式聲明」恐將持續出現,因為北京精準掌握這些地區的脆弱點。
而聯合聲明中再度被引用的2758號決議,更是中國在國際法話術中最常使用的武器。該決議處理的是「中國代表權」問題,從未涉及台灣主權,也未授權北京代表台灣。中國卻長期刻意將其解釋為「聯合國承認台灣屬於中國」,並藉此阻擋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這種扭曲不僅傷害台灣,也削弱國際規則體系,讓法律逐漸被政治解釋取代。若國際社會對此未能警覺,未來國際法將更容易被大國操弄。
面對這種逐步侵蝕台灣國際空間的策略,台灣不能只在事件後被動澄清,而必須主動投入國際敘事戰,包括持續反駁中國對2758的錯誤詮釋、強調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的客觀事實,以及與民主國家合作揭露中國在全球散布的威權敘事。同時,台灣也必須在國際媒體與多邊平台上更積極發聲,讓世界理解中國做法所帶來的長期風險。
中吉聯合聲明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國全球敘事布局的一部分。台灣所面對的,是一個威權政體試圖重新定義台灣地位、並透過累積式外交行為改寫國際認知的長程工程。保持警覺、強化話語能力、深化國際連結,是台灣在這場國際敘事競賽中維持自身位置的關鍵。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