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果敢地區的詐騙園區,被稱為人間煉獄。那裡的受害者被鐵鏈鎖著,被竹片挑斷手筋,甚至被活摘器官。這些恐怖行徑令人髮指,但更可怕的是——詐騙早已不在遠方。
它的手伸進台灣,每天都有人在手機的另一端被吸乾金錢與信任。
⸻
緬北的惡,正在台灣蔓延
從白梭誠、魏朝人、劉國熙、劉正祥到陳志,五大家族以詐騙為產業,每年吸金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
如今,他們的話術、系統、訓練教材,早已外流。
台灣近年出現大量「假投資顧問」「假戀愛對象」「假客服中心」,背後的金流與技術鏈,多數都與緬北園區有關。
受害者從老人到大學生都有。有人誤信「穩賺不賠」投資群組,一夜之間傾家蕩產;有人被假冒外國戀人欺騙感情,賣房匯款;甚至有年輕人被「高薪工作」誘騙出境,從此音訊全無。
這些悲劇,不只是新聞,而是正在我們身邊上演的連續犯罪。
台灣的防線正在崩壞
詐騙金額連年創新高,2024 年台灣民眾被詐金額突破 100 億元。
但政府部會仍各自為政:警政署查案件、金管會管金流、數發部管平台,卻缺乏跨部整合與全球聯防。
科技平台責任更模糊——假帳號橫行、假投資廣告充斥,演算法甚至幫詐團推播。
當數位社會缺乏倫理防線,科技就成了惡的幫凶。
詐騙是制度性邪惡
緬北園區的恐怖不是個別惡徒造成的,而是制度讓人失去靈魂。台灣的詐騙現象,同樣在考驗我們的制度。
當「快速獲利」被美化成理財智慧,當「匿名金流」被視為方便而非風險,我們正在複製同樣的道德墮落。
心理學稱之為「道德麻痺」——社會對謊言麻木、對貪婪容忍、對受害者冷漠,邪惡就會從邊陲蔓延到日常。
⸻
結語:從緬北到台灣,人性都在受考驗
緬北的鐵籠或許離我們千里之遙,但在網路上,詐團的陷阱就在一指之距。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技術防詐,更是文化與教育上的覺醒。每一位公民都該具備「數位防衛意識」,學會懷疑、查證、拒絕誘惑。
文明的界線,不在國界,而在人心。當我們停止相信「天上掉錢」,當我們願意守住誠實與良知,詐騙的煉獄才不會在台灣重演。
◎蕭錫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