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6縣市首長選戰方面,儘管民進黨已確定台南市、高雄市和嘉義縣等地區將舉辦黨內初選,然若問題賴總統屬意哪一位人選出戰大本營台南,答案還有懸念麼?
就端看先前勘災的場合,總統大力吹捧「俊憲牌」帆布屋頂,又刻意的無視亭妃發言的舉措,加上找來嫡系郭國文擔任地方黨部主委。如此球證旁證、甚或整個球場都包下來的絕對優勢,擺明了過程不重要,就是個過場,最後出線的,肯定就是林俊憲無誤,不用懷疑。

奈何,根據媒體最新出爐的民調,台南市長這一局,在分別對上謝龍介的「對比式」民調結果,陳亭妃以16%的差距領先,林俊憲則僅小勝5%。至於兩人的「互比式」民調方面,陳亭妃更是大贏林俊憲17%,領先幅度幾乎達到兩倍之多。看著這般懸殊的結果,不知賴主席的心,會否先涼了一半呢?!
當然,篤信民主價值的賴桑,絕對不會因此放棄,在其心中,永遠都會有「更大民主」的解決之道,一如先前對多數決的新解,「不是表決多數就贏,不是這樣的哦!」,相信最終還是能夠換句話說,用民主「話術」來扭轉俊憲仔民調起不來的窘境。(一如先前俊憲嗆亭妃,千萬不要脫黨參選,大家不覺得好笑麼?民調低的嗆民調高的別脫黨,這等荒謬,聞所未聞,莫非是預知了自己是天命真選,怎麼樣都一定會出線麼?)

那麼,台南這一局當中的,「更大的民主」會是啥?以下是個人的預測分析:
總統府先前不是才找了一位民調專家鄭俊昇擔任副秘書長的職務麼?撇開為總統分析民情的考量外,或許當中也不乏劍指台南市長黨內提名而來。坦白說,民調隱藏的眉角很多,您若用「眼見為憑」的觀點去看民調,那恐會謬之千里。就我對民調類型的初淺認知,這技法至少就有「過濾式民調」、「誘導式民調」、以及「諮詢式民調」三種,分別說明如下。

「過濾式民調」,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民進黨曾多次援引的「排藍民調」。具體做法,乃透過問題的設計,對受訪者的政治傾向進行確認,繼而在最終統計的時候,將非屬綠營支持者的樣本排除。這效果,有點類似於黨員投票,當初也是用來作為替代黨員投票的權宜之計,說穿了就是自己人關起門來玩,看得投緣最重要。
基本上,在俊憲與亭妃都能勝過龍介仙的大前提下,代表台南這一局,已然預先插上了綠色的凱旋旗,贏多贏少不重要,會贏就好。所以,由誰出征,根本不需要參考全樣本民調數據,只要讓基本盤看得爽,造勢時搖起吶喊可以更聲嘶力竭些,那才更重要吧!就這一點而言,顯然身為嫡系、又不時開酸藍白的俊憲,要遠勝於藍營屢屢為其叫屈的亭妃,畢竟,血統純正、不容雜質汙染,歷來想繼承大統的,都是嫡子、沒有庶出的阿!

「誘導式民調」,這就是鄭俊昇副秘書長的專門科了,當年勞動部所委託的「一例一休」調查案,藉由精心設計的褒揚「一例一休」、貶低「兩例」的問卷,做出了高達85%民眾支持一例一休的結果,悖離事實甚遠的調查,讓外界譁然,足見民調確實是可以操作的。
至於台南這一局,怎麼誘導呢?很簡單,翻開過去賴桑與亭妃的恩怨史,可做的文章可多了,就說那兩次正副議長的投票案,親妃系的幾位正國會議員,紛紛做出與黨相互悖離的的決定,甚或心有不甘的說出「我是投給黨證」。此等大逆不道的情事,透過問題的設計,便足以鼓動支持者浮現新仇舊恨的情緒,屆時在民調問答的時候,亭妃這一票怎麼投得下去呢?

「諮詢式民調」,這模式,講好聽的是做民調,其實就是過個水,說穿了,就是大家私底下坐下來喬。透過黨中央所掌握的民調資訊,以民調結果不公開的型式,邀請兩位當事人坐下來談,以協調的方式產出人選。假若進到這個情境,基本上誰的民調高,已經完全不重要了,如何彈出個雙方都滿意的資源分配模式,才是正解。
基本上,可以談的,從市府人事到地方資源,可多著了。首當其衝的,就是當上市長之後、遺留下來的立委席次該由誰來選的問題,若雙方都能放下我執,願意將懸缺的席次,交由對方派系人選來接棒,基本上要談合作,才有最基礎的友好默契。眼下看來,其實距離黨內提名的時程,也不遠了,若接續的日子,沒有甚麼大事衝擊選情,則俊憲要想搶出頭,恐怕也只剩下用喬的這一途了。

很不客氣的說,假若前述的三帖民主藥方,都無法拯救俊憲搖搖欲墜的選情,最終還是得要由賴主席揹負反民主的罪名、一錘定音的搞指定參選。那麼,俊憲仔真得好好向賴桑負荊請罪,畢竟,甚麼都給你了,還玩不出個花樣,不該自慚形穢麼?!
也許收斂一下自己的嘴巴,少以蹭話題式的酸藍白,多聊點台南市政的願景與古都風情的美好,讓自己像個市長模樣,要想堂堂正正的贏下這一局,才有機會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