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昨日獲得交保,隨即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感言,當中言之鑿鑿的痛斥司法,指稱其所涉及的諸項案件與關係人皆為冤獄,還不免自賣自誇的說著「民進黨絕對沒想到,民眾黨居然這麼乾淨」。話鋒一轉,將錨頭轉向執政黨,大聲譴責賴清德總統行撕裂國家之舉。在臨去前,面對眾小草的加油聲,柯P還不時回望,頻頻高喊著「絕不投降」,瞬間將同仇敵愾的氣氛,炒到了最高點。
對此白營這波交保的操作(何以稱為「操作」,乃報載民眾黨於前一日有針對此事進行預先情境模擬),您覺得怎麼樣呢?
鋼鐵小草們,毫無疑問的,絕對認定阿北是冤枉的,所有司法指涉的案件,也必然都是賴桑們的栽贓嫁禍,阿北無罪!
相反的,大鷹派青鳥群,早先入為主的覺得柯P就等於「邪惡」,其所作所為,亟需司法正義加以制裁,對其交保一事,必然感到氣餒,認為這就是大罷免功敗垂成的惡果,未來應更積極進行剷除雜質行動,不滅藍白勢不罷休。
諸如這種「非黑即白」、涇渭分明的政治認知,隨著社群時代的推波助瀾,在台灣有日趨興盛的趨勢。從早先的「韓粉」、繼而有「英派」、再到現下的「小草」與「青鳥」,其實都是同一種套路。
翻開美國哲學家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一書,恰如其分的描繪了前述套路的情境。其批評「發達工業社會」為民眾提供了虛假需求,透過大眾傳媒、廣告等媒介,將個人的行為和思考模式逐漸同一化,塑造出「單向度的人」,好方便適應資本主義所引領的生產與消費邏輯。
相仿的,在政治的場域,藉由魅力式領袖的領導,將錯綜複雜的政治行為,化約成簡單的是非題。概念上,近似於當年韓流的口號「禿子跟著月亮走,我們跟著禿子走」,走著走著,無形中就會昇華成為進似「信我得永生」的宗教奧義,變成那種「你不可質疑的XX」的教條。目的,都在有利於一己的選票動員。
過往柯P曾提過,管理政黨要以「耶穌會」的模式來搞,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唯有不可質疑,才能顯露領導的絕對權威性,則後續要進行政治動員,才會更有力。同樣的情況,綠營慣用的「抗中保台」伎倆,亦乎如此,只要能夠把「抗中」這塊招牌擦得閃耀動人,就能夠在其耀眼的掩護下,遂行各種未必讓民眾普遍認同之舉,反正屆時若東窗事發,搖一搖抗中旗幟,似乎就又能夠獲得原諒了。類似的案例,俯拾即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才是吧!
然而,不是哦,民主政治,不該是這樣子的!
民主政治必須以思辨作為依歸,每位公民都需要具備審視政治人物的能力,藉由對各黨各派的評比,好的、壞的、加總彙整後,再按照分數的優劣,做出理性的抉擇。而人畢竟不是完美的,有值得褒揚的事蹟,自然就可能存在著隱藏在暗處的謬誤,若徒然因著魅力領袖們的感召同化,而選擇了「隱惡揚善」,因著堅定信仰,無視其犯下不可容忍的過錯,始終支持到底。那麼,即便在民主政治的制度下,依然可能出現偏差,得出您未必想要的理想結果。
多少堅定的台派,即便知道綠營長期執政下,存有著相當多備受詬病的弊端,但基於抗中保台,為了堅拒藍白,還是毫不猶豫的繼續支持綠色執政,但面對當前國家的方方面面,您真的滿意嗎?(記得先前有位「小英女孩」、網紅老師Queenta,不就是萌發著類似的感慨麼?因著支持台派,2024挺了曾背骨蔡的賴,但眼看著大罷免日漸走鐘,對賴執政感到失望。民主就該這樣,有愛有恨,有怨有悔,凡事若只剩「支持」一個選項,那叫做「宗教」啊!)
又或者,身為小草,當您檢視柯案的各項卷證之後,真覺得阿北「完全」無罪麼?圖利的認定,暫且擱一邊,但那些擺明了將捐給民眾黨的政治獻金挪作己用的舉措,您真的都能無視麼?難道為了堅定相信「理性,務實,科學」的口號,就必然需要跟著喊「阿北無罪」麼?(其實早在柯被收押前,那幾場說不清的政治獻金流向記者會,就已經給了答案吧!)
唯有多元的政治面向思考,台灣的民主才有未來!
當青鳥願意承認大罷免大烙賽,當小草大義滅親的覺得柯P對政治獻金的處置不當,當藍營支持者可以坦然面對「死亡連署」確有其事。當每位公民都能就事論事的去看待政治,則台灣要走出當前的民主泥沼,才能窺見那麼點曙光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