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是民主的自我修復」,這是今日某家報紙的頭版頭標題,顏色與立場,就不用點出來了吧,就是力挺大罷免。其論點很直白,認為當民主政治的運作出現危機之際,公民社會的力量會主動出擊(青鳥會飛出來?),透過法律所賦予的罷免權力,將曾經付託出去的代議權力再收回來。看似言之成理,畢竟,有放必有收,除了獨裁,沒有任何的賦權是不可逆的。
然而,將罷免作為民主體制下的一種修復機制,除非「台灣總有自己的玩法」,否則,這在民主政治的施行經驗中,係屬罕見,有些民主國家甚或根本就沒有罷免制度,難道他們就不夠民主麼?
更況,即便存有罷免制度,其可茲啟動罷免的事由,亦有所限定,泰半皆圍繞在代議士個人問政以外的言行,而非針對問政內容進行審視,因為人家明白得很,倘若尋常的議事攻防,都可以被拿來作為操作罷免的理由,試問誰還敢勇於直陳政府的不是、更遑論要揭發弊端了。
所以,諸如台灣這般、將政治立場作為罷免主訴求的戰場,絕對是首例,端看成效如何,未來會否有其他民主國家跟進,值得觀察。(有啦!先前南韓總統尹錫悅指控在野國會議員立場親北韓,動用戒嚴令希冀一舉掃蕩,實有87分像,怪不得第一時間綠營人士皆發文力挺,顯然臭味相投。)
好吧!就真當作是民主「修復」吧!那到底修復了甚麼?
不知大家看了近期的罷免發表會了麼?您或會發現,當初言之鑿鑿、指證歷歷在野立委的那些不是,包括國會濫權、亂砍預算、違法亂紀等情事,上了辯論桌,瞬間都驟然消失,原因自然很多,有些是執政黨也曾倡議過(國會改革法案、廢監察院等),有些根本是沒由來的胡謅(故意混淆預算凍刪的提案與手法),恐怕是忌憚拿來出攻防會被狠打臉吧!
基此,只能又回到「抗中保台」的老路,把當事人又全抹成跟中共一路人,甚或還出現甚麼「男的會被送到中韓交界處當砲灰,女的會成為中國權貴的器官庫」這等怪誕言論,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妄想地步。選民們要是真信了此等言論,將在野立委們悉數罷掉,儼然積非成是,這就是罷團口中的「民主修復」麼?
當然,您完全可以認為不是這樣的,我們要修復的,是整個法案推動的流程。畢竟現下的情況是,行政院屢屢推出的法案,都會遭到在野多數的反對,要麼加油添醋,要不就是拿出自己的版本,就是要與行政院對著幹。正是出於這理由,所以要罷掉這些自我意識強烈的委員,讓政府運作回歸「正常」,由行政院來擘畫一切,立法院就是附屬功能,作為肯認政院的民意基礎而已。
但弔詭的是,倘若立法院成為行政院底下的「立法局」,是民主的常態。那麼,過往馬英九政府時代,行政與立法皆由一黨主導的模式,應屬正常,怎麼又會需要修復呢?還記得當時,太陽花學運聲聲喚,要求要還給立委們自主審案的空間,絕對不能黨意凌駕民意,怎麼差這麼多啊?
兩相對照,說穿了,就是「綠能,你不能」的另個典範。非綠完全執政,國會監督才是常態,換到綠色執政,沒能行政立法一把抓,就需要進行修復,承阿中部長的名句,「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最後,還是不忘提醒那些自以為在修復台灣民主的罷團們,您真以為罷掉了在野立委、讓民進黨重新掌握國會多數,天下從此太平麼?回顧過去八年,蔡總統時代,不就是完全執政麼?如果真那麼好,怎麼會從鼎盛的817萬票,急遽滑落到558萬呢?若非藍白自己搞了一場難看到爆的「分手擂台」,賴神恐怕就要陰溝裡翻船了。顯見這樣的執政模式,絕對有其闕漏,並非完美無瑕,因此,重新回歸全面執政,真的是修復?還是沉淪?得想清楚啊!
民主,就是需要監督,當然,監督未必需要仰賴在野黨,倘若執政黨委員們都有自覺,敢勇於挑戰行政當局的不是,那也未嘗不可。但這麼多年下來,您覺得有多少綠委們有如此勇氣呢?如果沒有,還不如留下在野的監督勢力,作為一種防腐劑,提醒著政府該用心施政,對賴總統而言,這才有正向助益吧!
呼籲支持罷免的朋友們,想清楚再投,可別「爽到柯建銘,艱苦到賴清德」才好。真的討厭現任選區立委的作風,罷掉是您的權益,但在未來接續的補選中,是不是要讓綠營重新拿回國會多數,籲請三思後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