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務必及早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之公投運動。近日本土派社論≪戰獨裁何不去北京天安門?≫、≪以常識常理檢驗藍白426凱道集會≫,對藍白陣營刻意以「綠色威權,司法不公」、「搶救民主,釋放柯文哲」、「下架民進黨」等不實、誇張標語發表評論。 誠如這些社論所云: 「四二六主事者是別有用心、有備而來」。然相信不少無法得知詳情的臺灣人,因為不實、誇張標語,而對現任領導人和執政團隊產生之負面形象,以及社會動盪現況,恐怕一時難以止跌回升。何況「大罷免」勢必再繼續被炒作,而餘波盪漾的續航。

「大罷免行動」等民主議題,其實只是臺灣社會運動的前半碼(全碼: 民主運動+建國運動)。然四二六主事者卻是全力以赴、不擇手段,一副志在必得、必取勝之勢。可見這些皆是親中派藍白陣營表面的戰術,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實有必要深入探討其謀略與目的。

四二六主事者們已經進入防守後半碼階段。以個人所知和觀察,親中派藍白陣營,之所以對「大罷免行動」全力以赴、不擇手段,促使「大罷免餘波盪漾的續航」,和提出其他重大社會議題,皆為「轉移臺灣人民焦點」之手法。終其目標是: 阻止「臺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並於2028大選之前封殺臺灣人民行使「自決權」的機會。也就是說,四二六主事者們已經在為防守後半碼的建國運動。全力以赴運作「綠色威權,司法不公」、「搶救民主,釋放柯文哲」、「下架民進黨」等標語,目的就是在為促使前半碼「大罷免餘波盪漾的續航」! 對此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和支持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務必隨時自我提醒、牢記: 「清楚區分主、副原則」。

此次「大罷免行動」訴求主軸是「親中、親共、賣台」。問題是,一般民眾應該分不清,中國國民黨的「親中」與維持現狀的「親華」(中華民國),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因此臺灣獨立建國陣營需要導引「大罷免行動」盡速轉化,及早邁向廢棄「中華民國」之建國運動。

目前各政黨、政客都是各取所需,只是反對「支持統一、民主或獨裁」,卻無法邁向臺灣獨立建國的目標。民眾不能理解罷免排除親共、賣臺人士,只是治標無法治本,無法廢棄中華民國體制。加上臺灣本土派對2024臺灣大選「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至今從未有過任何的檢討反省,採取有效對策。倘若此回本土派只是滿足於「大罷免行動」,甚至掉入「大罷免餘波盪漾的續航」陷阱,將會成為助長中華民國體制之下,台派政黨、政客繼續掩飾「親華(中華民國)」現狀,危害臺灣獨立建國運動。

因此「大罷免行動」之後,有必要向民眾清楚說明: 「親中」、「親華(中華民國)」,其實都是維持「一個中國」,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此外,依據民意調查圖表顯示,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依然最高,而真正「支持統一」的臺灣人民比例其實有限。可見有必要向民眾清楚說明「現狀」的意義、正確的說明「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才能推動臺灣建國運動。

總之,臺灣人民不應該只是相互比較「支持或反對統一、民主或獨裁」,必需再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目前臺灣獨立建國陣營,應該趁勢招兵買馬,在2028臺灣大選之前投入更多資源,向臺灣人民說明: 「臺灣獨立建國」異於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在臺灣是國家」。「正確的認知」才能符合民主程序,全民投票(獨立公投)之意志表達,各級的「選舉政見主張」,甚至對外的文宣、海報等,所有過程都是臺灣建國必需表達的關鍵重點。

註: 有關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的關係,請參考『台灣建國學』。臺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秀威資訊科技。2022年6月初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