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強勢升值,台灣產業整體高度依賴出口市場,新台幣升值將對以外銷為主的產業獲利造成壓力。倫元投顧證券分析師紀緯明表示,以這波新台幣升值幅度約8〜9%來說,對許多企業會產生巨大匯損,這些匯損將直接反應在Q2財報上,甚至有企業會轉盈為虧,這類型的公司就會出現股價打7折,甚至對折的情況。
其中,半導體產業幾乎所有營收均來自海外美元市場,以台灣護國神山、晶圓代工龍頭2330台積電為例,新台幣升值直接壓低以新台幣折算的營收與獲利。
全站首選:請徐巧芯再喊「核廢料放我家ok」! 吳靜怡:妳憑什麼幫屏東人決定
紀緯明以台積電為例說明,根據台積電公開估計,新台幣兌美元每升值1%,將導致其營業利益率下降約 0.4 個百分點。又以台積電營業利益率約48%計算,0.4個百分點約相當於淨利下降近1%的幅度。整體而言,半導體產業對匯率波動相當敏感。
從3月31日到5月15日,不到2個月內,新台幣升值了10%,是亞洲貨幣中升值幅度最高的。
紀緯明指出,數據顯示,新台幣升值10%時,半導體產業毛利率將下滑約4%~7%(換算每1%升值毛利率降 0.4~0.7 個百分點),是產業中受衝擊較大的。除台積電外,聯電估計新台幣升值1%,也將壓低毛利率約0.4 個百分點。
以下是分析師解析各產業受台幣升值衝擊的內容:
封裝測試及晶圓代工因電費、人力等成本以台幣計價,台幣升值對其毛利衝擊略大。例如3711日月光估計,新台幣每升值1元(約3%幅度)將使其封測業務毛利率下滑約1.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半導體產業海外營收占比平均約在九成以上,匯率每升值1%對獲利的侵蝕約落在1%左右(大廠約不到1%,部分廠商可能達1~2%)。
電子OEM、ODM匯率敏感度相對低
另外,電子製造產業 (OEM/ODM),如電子代工2317鴻海、2382 廣達、3231 緯創、2357華碩等,同樣有高比例的海外營收,主要客戶來自國外,採購與銷售多以美元計價。但是這類廠商帳上應收、應付多以美元為單位,形成自然避險。因此,儘管新台幣升值會壓低營收換算金額,他們的匯率敏感度相對較低。
整體淨利衝擊2%以內
從數據來看,新台幣每升值1%,將使電子代工廠營業利益率平均下降約 0.2 個百分點。以代工廠普遍不到 5%的營利率來看,0.2 個百分點雖小,但相當於淨利下降約5%~10%的相對衰退幅度。
不過,由於大型代工廠普遍具備匯率避險機制,上述負面影響已部分被對沖。以此次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為例,鴻海預估,若新台幣升值1%,將使其稅前盈餘減少約30億元,EPS下降約0.16元;以2024年預估每股盈餘約9元計算,對應的淨利下滑幅度約為1.8%。同樣地,廣達每升值1%,稅前盈餘將減少約4.5億元,EPS下降0.09元;緯創稅前盈餘減少2.1億元,EPS下降0.06元。上述數據換算後,對應淨利降幅均約落在1.5%左右。
IC、IP匯率衝擊較小
IC 設計/IP業者因成本亦多為美元計價,具有部分自然對沖效果,受匯率影響相對較小。
電子半導體業獲利恐縮水2%
紀緯明指出,整體電子製造族群的海外營收占比普遍超過八成,因此新台幣每升值1%,獲利下滑幅度約在1%至2%之間。此外,電子零組件各細分領域也普遍受匯率波動影響,包括記憶體、被動元件、PCB、網通設備與IC設計等,因主要以美元計價結算,當新台幣升值1%,毛利率可能因此下滑0.3至0.6個百分點。這些中游電子廠商本身毛利率不高,加上海外銷售比重高,面對匯率波動的毛利侵蝕壓力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