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近日在台南舉辦宣講活動,打出標語「至少我們還有正義」,卻被質疑抄襲音樂節「台灣祭」的「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諷刺的是,該黨與國民黨聯手凍結音樂祭預算,卻轉身利用它的語言符號博取年輕人好感。同時間,他們也聯手修法,提高公職罷免門檻,使人民行使基本政治權利變得更加困難。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行徑,實在不敢苟同。

「至少我們還有音樂」代表的是文化與創意的自由,源自一群願意為理念堅持的年輕人;而「至少我們還有正義」若只是為了行銷、模仿,卻背後伴隨著凍結文化預算、削弱公民權利的實際行為,那麼這種「正義」只是空洞口號。提高罷免門檻的修法,無疑削弱了人民監督政治的手段,這樣的制度設計只會讓既得利益者更難被問責,哪裡來的正義?

民眾黨如果真的重視年輕人與改革,就不該一邊打著進步口號,一邊推動限制公民權的法案,也不該消費青年文化來為自己包裝形象。政治應該誠實,不該兩面討好。

呼籲各政黨停止雙面操作,正視民意與世代公平,才是真正的正義。

董家凱(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