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何佩珊因霸凌案請辭負責,行政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任命不分區立委洪申瀚出任新部長。對此,除了執政黨民代予以肯定外,各界的反應可以用譁然來形容。畢竟,洪的專業在環境保育,當初會延攬進入不分區名單,相中的也是其在環團期間的成就,跟勞動事務八竿子打不著(不過,先前任命的陳世凱,跟交通也沒啥關係就是了……)。
其次,洪的學歷乃大學肄業(雖然是台大),最高學歷只是高中(不過是建中),被媒體揶揄是「高中生」部長,這與過往大眾所認知的「高學歷內閣」屬性截然不同。總是在學歷通膨的台灣,別說沒找博士了、居然反其道而行的找高中生主責全國勞工事務,會不會有點兒戲了呢?

筆者認為,沒有人會拿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來開玩笑,尤其是賴總統當前正面臨著死亡交叉的危機,更不可能在用人上失於精準。既然如此,繼先前任命競選總幹事姚立命擔任司法院副院長、其後又找競辦發言人陳世凱當交通部長,現在又有唯黨意是瞻的洪申瀚空降到勞動部,這一連串的人事安排,若不從酬庸的觀點思考,又該做何解呢?

回顧台灣的歷任內閣,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屬性:
(一)事務官體系:在民主政治尚未鞏固之前,在那個半威權時代中,事務官在內閣組成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畢竟,一步一腳印往上爬的事務官,對於業務最為嫻熟,許多政令要貫徹執行,相對容易許多。然而,當官僚體系根深蒂固,做法上難免就流於老大心態,與民意脫離的結果,在威權統治下,或許還不會被檢討,但當演進至民主時代,就免不了產生諸多扞格,使其淪為被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博士內閣:此乃昔日馬政府執政時期的特色,打從院長至政務任用的官員,幾乎清一色都具有博士學歷,一字排開,形象頗為清新。但諸如博士這般在專業領域中學有專精的人,說穿了就是「訓練有素的狗」,終究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在察覺民意脈動的嗅覺上,總是慢半拍,要不就是以過於理想化的願景,做出與民之所向截然背道而馳的決策。當初馬政府之所以會衰敗,這批活在雲端上的內閣,必須負上相當大的責任。

(三)財經內閣:財經內閣亦喜歡延攬政治圈外的人士入閣,但與博士內閣不同的是,這批人是具有業界的實務經驗,更懂得產業需要甚麼,相較之下,理想性或許較低、但務實程度較容易為人民所接受。唯可惜的是,產業界所要的,往往與身負意識型態包袱的政府有所悖離,財經內閣縱使有心改革,卻也得看上級的臉色,最後恐流於無疾而終,一事無成。諸如當初賴總統內閣指名的第一人選、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光看他婉拒出任、卻頻頻大聲疾呼要用核電的情況看來,當初何以拒絕組閣,答案應該很清楚了。

(四)民代內閣:揚棄前述三種類型的慘痛經驗,回顧民進黨這八年多的內閣組成,可以發現,產官學界的專業性少了,更具有選戰經驗的人選多了,諸如顧立雄、徐國勇、陳宗彥、郭國文、劉世芳、陳世凱、洪申瀚……族繁不及備載,都是從民代的角色進入行政體系歷練。這思維近似於內閣制國家,由中央民代出任部會首長,一來能將民間的聲音帶入政府中,讓執政更接地氣,再則可藉由拔擢資深民代的手段,加速地方政治的薪火相傳,讓年輕世代可以早一點獲得舞台,如此才不會有人才斷層的疑慮。

對此,筆者基本上是肯定的,畢竟真正熟嫻業務的,還是整個國家文官體系,政務官的任務,就只是將更貼近民間的籲求,妥適的落實在政策當中而已。換言之,學歷、經歷或都只是其次(國中畢業只要願意聽話,也能當部長吧!),能不能真正聽到人民的聲音,才是首要之務,這一點,或許民代還是要比專家強多了吧!

然而,猶記得蔡前總統曾說過,民進黨的一流人才都在區域立委,當時她就曾感慨區域委員都不願勇於任事的入閣,屢屢都只想固守在自己的舒適圈選區,做萬年立委。基此,儘管任命民代入閣的方向正確,但考慮的人選,還是應以歷經民意洗鍊的區域立委為主,不分區充其量就是唯黨意是從,黨要他做啥就做啥,真能知道民之所欲?但區域立委就不同了,一但跳脫出經營已久的選區,就等同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入閣任事,畢竟原選區立馬就會有人遞補,屆時部長當不好,也回不去了,只有在如此沒有退路的絕境之下,才能淬鍊出懂得福澤萬民的人才。

所以,不要再想著席次增減了,也別陷入遞補誰進立院增加戰力的迷思(基本上「王膝知」真有戰力嗎?我懷疑、但也期待看他有啥表現),籲請卓內閣勇敢的邀約黨籍的區域立委入閣,一起在絕境之下,看看民調能否來個V型逆轉勝,加油!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