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美國參議院召開聽證會,召Meta、X、TikTok、Snap和Discord的執行長出席,不分黨籍的參議員指控他們助長了性剝削、介選、假新聞、濫用藥物、危害兒童,手上沾滿了鮮血。
過了兩個月,有一本書甫出版便造成轟動,蟬聯紐約時報暢銷牌廊榜的冠軍連續二十多週,這本書就是《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本書揭露了手機各種APP的設計者如何讓人快速上癮:第一步是利用某種觸發手段(例如手機跳出通知)與你正在做的事競爭你的注意力;第二步是刻意激起點入通知的慾望;第三步是給予獎勵,例如你的貼文獲得了讚和回應,讓大腦分泌多巴胺。不過,不能每次都給予獎勵。根據對小鼠的實驗發現,約每十次給一次獎勵最能讓大腦對同樣的行為模式上癮,小鼠會不屈不撓的去按幾十次那個只給了一次糖水的按鈕。
最後一步是誘使人在這些APP裡面「投資」自己,例如創建自己的頁面、上傳貼文和照片、跟朋友在上面互動等等。只要到了這一步,所有行為都會變成內化的模式,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打開那個APP,不再需要仰賴通知。
這種設計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勝過成人。兒少最需要的是社交和睡眠,手機卻造成這兩者時間的急速下滑。據本書統計,青少年每日與朋友相處的時間自從社群網站出現後的2010年就開始劇減,在此之前有超過110分鐘,近年卻驟降至不滿60分鐘;睡眠亦復如是,時至2019年已經有將近半數的青少年每天睡不到七小時,而花六到八小時滑手機、玩遊戲、看影片、用社群軟體。
社交和睡眠時間的不足直接導致注意力破碎化及成癮。已經有許多腦神經科學研究指出,手機所造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近似於過動症患者的腦波,而近年手機普及更同時伴隨患有過動症的孩子數量大幅上升;手機及社群網站也對兒少的心理健康造成無法承受的負面影響,青少年患有重度憂鬱症的比例急速攀高,美國近年甚至有高達30%的青少女患有重度憂鬱症。
最糟糕的是,這些傷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青少年們也深知這些社群網站對他們的危害,但他們沒辦法擺脫。作者指出,最主要的原因為他們的大腦尚未成熟,而他們無法脫離經營這些由熟知行為心理學的企業刻意設計出來成癮模式。也因此,青少年的用戶的黏著度比成人用戶高出34%,用他們的身心健康換來企業手中大把大把的鈔票。作者也因此將該趨勢稱為「大重塑時代」。
那我們該怎麼辦?作者在最後幾個章節提供了一些給政府的建議:
- 訂定保護兒少使用3C產品及社群網站的法律,如加州訂定了《適齡設計法》(KOSA),針對提供線上服務、產品給18歲以下加州兒童的企業進行管制。
- 將網路成年的年齡設定為十六歲,在此之前社群媒體公司不得在未經父母同意下讓未成年人註冊帳號或搜集他們的個資。
- 以學校班級為單位禁用社群網站,除去孩子使用社群網站最主要的誘因。
- 多鼓勵孩子參加實體活動。
- 家庭必須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讓孩子在受到傷害時能有安全的避風港。
在台灣高工時的環境下,我們不能苛責家長沒有足夠的知能、時間和精力教養孩子。我們的政府中,身負家庭與親職教育的重責大任是教育部的終身教育司,然而他們卻已經失能了非常長一段時間,其下轄的家庭教育中心、社區大學與各國公立圖書館亦未善盡其職責。在這個大重塑時代下,我們的政府必須在一切還有挽回的餘地時著手開始行動,否則等到為時已晚,我們每個人都得付出慘痛的代價。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