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藝術家陳美岑24日在歐洲文化中心(ECC)主辦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個人結構」閉幕儀式中,獲頒繪畫與混合媒材項目大獎。陳美岑在致詞時表示,身為台灣島民,她探索其他文化,漫步城市,這個享有盛譽的獎項鼓勵了她。

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為期七個月的展期,在24日完滿閉幕。歐洲文化中心主辦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個人結構」,也在落幕前的21日,由評審團5位評審,就繪畫與混合媒材、雕塑與裝置、視訊與數位藝術、攝影與大學與研究項目的項目進行投票,選出各項目的大獎,以表彰今年群展中展出的傑出作品,陳美岑獲得繪畫與混合媒材的大獎。

陳美岑因此受邀參加閉幕典禮的頒獎儀式,在感謝義大利歐洲文化中心的團隊後,陳美岑在致詞時表示,身為台灣島民,她探索其他文化,漫步城市,像樹根一樣從一條路走向另一條路,尋找養分。

陳美岑強調,這個享有盛譽的獎項鼓勵了她。「有機的城市、城市森林和跨文化的網絡,就像我們現在在這裡,在威尼斯,來自不同身分和文化的人跨越國界連結我們的感受和思想,真是太美了!」

陳美岑的獲獎作品是以 10幅「人間天堂」(Paradise)系列油畫的創作。(圖/作者提供)

陳美岑的獲獎作品是以 10幅「人間天堂」(Paradise)系列油畫的創作,「這一系列油畫是以風景畫的手法來表現我記憶之旅的城市地圖」,以她出生地台北市為出發點,到目前居住於法國巴黎,和漫遊造訪的其它世界大城市如新加坡、倫敦、紐約、北京、巴塞隆納、馬德里、斯德哥爾摩、威尼斯。

她曾表示,「我的作品是希望遊走在宏觀和微觀之間,在動和靜之間的一個系列。」

歐洲文化中心指出,獎項是對展覽中脫穎而出項目的傑出認可。自 2010 年以來,歐洲文化中心在每一屆展覽中,都會向獲得高度認可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和學者頒發獎項。

五個獲獎項目是從歐洲文化中心團隊之前邀展來自51 個不同國家的200 多名藝術家的眾多作品中選出,今年的評審團由五位藝術界專業人士組成,精心選出 2024 年的獲獎者,以表彰在繪畫與混合媒體、雕塑與裝置、視頻與數位藝術、攝影以及大學與研究項目類別的卓越表現。

今年,評審團和歐洲文化中心團隊重點關注那些在概念深度和裝置影響力方面脫穎而出的作品,這些作品與空間和邊界主題進行對話。

歐洲文化中心指出,作為專家評審、提高知名度和潛在新合作的平台,這五個獎項提供了在國際舞台上推廣這些得獎項目和藝術家的機會。獲獎作品能提高人們對緊迫社會問題的認識,深入探討作為個人和集體深刻的歷史問題,並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歐洲文化中心達尼埃利 (Sara Danieli) 將「深入研究全球移民的挑戰和錯綜複雜的國家認同網絡」的「個人結構」迭代描述為:「一次重要的藝術對話,超越國界,反映了我們相互聯繫世界的複雜性」。這次集體展覽不僅是一場展覽,也是一場跨越地理、政治、宗教、文化和藝術等多個邊界的旅程,呈現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但也將比以往更深入地關注藝術的變革力量。

2019年,「個人結構」聚焦於身分認同主題,企圖解決全球移民帶來的重大社會和文化挑戰。這導致人們對受不同文化互動影響的個人身分進行更仔細的審視。旨在透過促進歐洲文化與世界各地文化之間的對話來提高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邀請觀眾擁抱文化多樣性並欣賞差異。

2022 年,「個人結構」促使人們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反思和成長,引發人們反思發展永續未來的迫切性。 2024 年,則透過藝術探索人類經驗的新維度,主題鼓勵藝術家和觀眾超越傳統界限,以更廣泛和更具變革性的方式參與藝術。

適逢第 60 屆威尼斯雙年展,第七屆歐洲文化中心主辦的平行展「個人結構--超越邊界」,匯集了不同國家的 200 多位藝術家和思想家,共同探討超越邊界的世界,呈現一次跨越地理、政治、宗教、文化和藝術等多個邊界的旅程。

個人結構的參與者包括著名和新興的國際藝術家以及藝術和學術機構和畫廊,他們表達了對當今時代緊迫挑戰的願景、反思和回應。受邀藝術家透過攝影、雕塑、表演和新媒體創作,探討民族和文化認同的概念以及全球移民帶來的挑戰。

這個兩年一度的展覽記錄了當今當代藝術的多樣性,展示了突破意識形態、政治和地理障礙的藝術家的不同表達方式。

適逢第 60 屆威尼斯雙年展,第七屆歐洲文化中心主辦的平行展「個人結構--超越邊界」,匯集了不同國家的 200 多位藝術家和思想家,共同探討超越邊界的世界。   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