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選於1月13日落幕,賴清德以40.1%、558萬票勝出,然在國會僅獲得51席,呈現朝小野大的格局。透過數據觀察,相較於2020年蔡英文得票,賴清德失去了近259萬票,多數流向柯文哲,使柯文哲以369萬26.5%的選票支持獲得8席不分區立委席次,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由於民進黨在總統選票數未過半,且在國會非第一大黨,未來在行政立法的推動上將面臨更大的困難。若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聯手阻擋預算,政策推動將更加困難,可能導致行政層面上的阻礙。
在內政方面,賴清德政府將面對多項挑戰。能源政策上,賴清德是否能夠實現再生能源比例的目標,以及在光電最大的台南七股,選民對現任立委郭國文支持下降的問題,都需要深入檢討。
居住正義議題上,房價是否能下降、社會住宅數量是否能符合預期,成為公眾關切的焦點。青年薪資水平提升的可能性,也是未來需要解決的議題,尤其在2028年選舉中將成為影響選民選擇的重要關鍵。
在立法院的協商過程中能否取得優勢,推動政策的過程是否能順利進行,以及賴清德的行政院長是否能有效分配資源並獲得最大朝野認同,將是其任期內最大的難關。
未來2028年的選舉,若賴清德無法在其4年任內,帶來比蔡英文更大的改革及政策推動,將面臨能否順利連任的極大挑戰。在政策成果上,賴清德政府需要建立新的代表作,或制定更為完善的政策說明,以贏得選民信任。
同時,1月15日與諾魯共和國斷交的消息使得台灣在國際情勢上更加嚴峻,在中國單方面的挑釁下,台灣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的國際援助及盟友支持,成為賴清德政府在外交上最重要的挑戰。
2024年對於民進黨而言是充滿奇蹟,但也是極大挑戰的一年。民進黨政府成功打破八年魔咒,讓政權邁向第三任執政,雖然在立法院的席次上大幅縮減,但這或許並非壞事。選民將更認真評估各政黨在立法院的表現,並對立委的行為有更敏感的察覺。這也讓民進黨政府得以擺脫一黨獨大的標籤。如果這四年賴清德的表現能夠相對完善,2028年賴清德的連任之路或能相對平穩順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