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頭殼投書兩百餘篇,從不掩飾自己支持「政黨輪替」的立場,撇開評論當前執政黨的功過,即便做得極好,倘若八年之後再給八年,甚或讓其永續執政,不就變成大家向來最詬病的「政治世襲」了麼?

民主政治多以兩任為限的設計,正是希冀選民們在屆臨之際,能夠重新省思箇中的利與弊,當得差的,淘汰自是不用遲疑,但若當得好,繼續讓他們做下去,是會更好、抑或容易衍生執政的傲慢,便是人民必須自我思量的選擇。

我始終相信制度,相信「滾石不生苔」的諦義,唯有定期的輪替轉動,才能掃除底下見不得光的頑垢。這一點,各黨皆然,做久了就是一堆骯髒事,只不過現在是綠色當政罷了!

然而,在眼睜睜看著藍白合作戲碼,從頂著國家大義的愛情情操劇,越來越母湯的演成了大姑娘上不上花轎的鄉土肥皂劇,坦白說,心中向來秉持著政黨輪替的核心價值,已然動搖,而原初所編織、那個更美好的國家發展願景,也早已朦朧難現。

如今,迴盪在內心的,只是無盡的慨歎,因為,或許不覺得執政黨做得有多好,但擺在眼前、更加確定的是,換上檯面上在野的這幾位,各自只會盤算著個人利益極大化,完全罔顧支持者的籲求,漠視台灣需要朝更光明道路前進的人選,真要選上了,未來擺爛程度,絕對不會下於現任的。

頗為藍白、甚或郭陣營的支持者,感到不值,因為我們所追捧的對象,盡皆是自私自利之徒。即將到來的一月13日,究竟是要繼續含淚投票,完成他們各自所設定的選舉目標,抑或我們願意更有尊嚴的表達立場,為這些人的無視,給予當頭棒喝的警惕,大家可得好好的想清楚。

決定了不再當野心家的搖旗吶喊者,2024大選,廢票,我+1

每到大選,大家最愛問:這些年,您過得好嗎?我不覺得好,所以,綠色投不下去,但看著藍白郭相互的爭權奪利貌,完全不在乎廣大支持者的殷殷期盼,我幾乎更加確知,投給他們,台灣絕對不會更好,因此,這一回,我決定投廢票。相較於沉默的不投票,廢票的意義,顯然更加強烈,當該選項統計在投票的比例上,份額越高,所代表著的,是人民對於當前的政局,有多麼的不滿。

回顧2004年,其實時局與現在有些相仿,當時阿扁總統尋求連任,國親兩黨硬是促成了連宋配,或許有感於藍綠兩黨都是為一己之私,由鄭村棋所發起的「非票聯盟」,呼籲選民投下廢票來否定政黨政治,最終衝出33萬張廢票,除了顯示當時大家對時政的不滿,從而也展現台灣人民高度的自主性,絕對不是政黨所能夠操控的投票部隊。

時移至今,是不是也該發起另一場廢票行動呢?

我們不妨冷靜想想,自私自利之人,就不該得到功勳。國民黨想拿下總統、重返國會最大黨,憑甚麼?民眾黨希望一舉將立委席次擴大到十席,憑甚麼?沒有支持者手中的選票,你們甚麼都不是,哪來如此的權力傲慢呢?

誠然,投廢票是不是就便宜了民進黨?這問題是一體兩面,畢竟否定民進黨、不投給賴,是認定綠色就是個爛黨,選自然得選個好的。然而,假若藍白擺明了也是爛到骨子,那為了抗綠、勉為其難的投下去,哪裡又是理智的呢?對台灣的國家發展,又有甚麼正向的助益呢?

選賢與能,是真理,但如果一籃子都是爛蘋果,投廢票,也絕對是理所當然、理直氣壯,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而是政治領袖們,辜負了我們的期待,怨不得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