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即將於11月26日投票,此為民主國家的盛事之一,照理說,大家應該在公平、公正及理性下進行。不過,前些日子有候選人指稱:所謂國家機器「殺不死我」等仇恨語言,11月23日上午也發生市議員候選人拜票遭攻擊濺血暴力事件,令人震驚與遺憾。

小阿瑟·M·施萊辛格(Arthur·M·Schlesinger, Jr)為美國傑出的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曾經擔任美國甘迺迪總統的白宮特別助理。1991年出版《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美國的分裂),1994年10月發行中譯本(相隔3年),正值台灣民主化初期。該書1997年二版,中國在2022年2月才發行中譯本(相隔25年),該書總序提到「在中國,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除了《一千天:約翰·菲·肯尼迪在白宮》和由其主編的《美國政黨史》有中譯本(其實都是摘譯本)之外,他的重要著作……《美國的分裂:對多元文化社會的思考》等,目前都無中譯本。」

該書第126頁指出,「仇恨言論」本身就是個新詞。它沒有作為一個概念或索引詞條出現在倫納德·利維的《美國憲法百科全書》(1986)或M·格倫·阿伯內西的《憲法下的公民自由》(1989),抑或科爾米特·E·霍爾的《牛津美國最高法院指南》(1992)當中。與之相關的術語「政治正確」也沒有使「仇恨語言」作為一個概念或索引條目出現在上述經典著作中。

由此可見,西方社會上出現「仇恨言論」,被認為是「反民主」的行為。過去在台灣社會,當評論政府官員施政及民意代表問政成績使用「滿意度」一詞,而現在卻出現了「仇恨值」,這可能是專制獨裁統治者的「認知作戰」已經滲透到台灣社會,相當可怕。

「仇恨值」新詞在台灣產生及擴大使用,應該與共產國家「鬥爭」思想相關,此對台灣自由、民主、法治及人權保障的發展相當不利,期盼大家認清,並且早日讓「仇恨值」消失,回到使用「滿意度」來評估政治人物的表現成果。「九合一」選舉希望大家本著以愛代替仇恨、快樂、希望及理性來參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