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應對危機的行動  

房地產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應對危機的行動是採取多方向調整的解決方案. 美國政府除了對金融機構採取大規模紓困措施,必須解決基本問題.  解決方案相當複雜。 學者、立法者政府官員和關注議題的公民進行廣泛的討論. 如何穩定房地產市場,如何限制和規避風險貸款行為,這些都涉及到銀行業監管。防止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崩潰, 需要解決貨幣和財政政策.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研究如何量化經濟理論對政策影響的科學數據。 他們的研究提供科學數據為製定決策的方針。這不是一個人憑空採藥的決定。 一旦做出理性的決定,將需要通過國會的立法來確保資金用於復甦計劃。

政府應對危機的行動主要調整金融政策, 例如降息,收緊金融貸款風險等等, 無法一一細述,但可以概括, 政府最直接的動作是從金融機構接管大量無法支付貸款的抵押房產.  緩解金融機構現金周轉的壓力.  危機緩解後,住房需求回升,政府轉售這些抵押房產。 最後,政府收回了所有的成本加上一些利潤.

要實現這這些政策,需要有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和政府和國會的應變能力。提供資源和解決各種紓困方式的利弊. 這需要一個運作良好的政府。

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行動

在這個關頭,中國政府的獨裁者採取了許多不合理的決策.  這些決策是基於他們個人的偏見,  拒絕接受經濟學專家的意見。在不了解市場經濟原理的情況下,只治標不治本.  為防止房價進一步下跌, 政府下令限制賣房價格下跌的尺度. 它不是基於房市供求的原則。購房者預計房價會繼續下跌,就不敢買房。為了刺激房市,政府甚至企圖強迫有儲蓄的人購買房。這些方法都行不通。 政府開始降低利率,希望重新引誘人們進入房地產市場。因為沒有一項決策是針對解決豆腐渣工程和爛尾樓的方案, 人們對政府, 經濟和市場失去了信心。 似乎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方法來確保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市場危機導致金融機構崩潰的處理也是不合理的. 政府沒有金融紓困措施,  允許銀行防止擠兌的策略是干擾客戶兌現他們的存款,  限制他們每天可以提取的金額.  使用疫情健康碼的黃或紅碼來防止客戶離開家去銀行領錢或抗議。沒有採取行動制止腐敗和高風險借貸行為。

政府缺乏財政紀律和健全的經濟政策來處理財政赤字。所有的經濟政策都是由最高領導人決定的,沒有知識淵博的經濟學家的參與。在經濟衰退期間,稅收減少了。政府需要錢,但是的主要收入已經沒有正當開源的可能性。 他們以反腐為由以巨額罰款處罰大企業,用“共同富裕”的口號向富人索取非自願捐款. 對輕微違反規則的行為使用高額罰款以從普通民眾中搶劫。 這些方法都不是可持續資源。缺乏紀律的開源政策導致外資撤出,失業率上升,加上公務員的減資, 遣散至解雇.   人民所得稅急劇下降,  商業活動疲軟,商業活動稅徵也大幅度減少.  很難指望中國政府擁有拯救保護金融體系的知識和資源。沒有金融體系的複蘇,就不能指望中國會從樓市崩盤中恢復過來。要全面復甦經濟更難,

開源失敗, 節支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中國洪水和乾旱等自然災害,影響他們糧食產量.  需要從海外市場購買大量糧食,以彌補歉收,他們還需要進口煤炭和燃料來維持日常生活必需電力和供暖。很難在這些需求中節支.  在中國的高鐵系統等擴建, 大型建築項目的基礎設施投資是賠錢.  海外“一帶一路”投資損失無法彌補. 唯一的可行的選擇是大規模削減維穩和擴軍的預算.

在國內,政權不穩定,高層有不同黨派的鬥爭,普通民眾對堅持疫情清零的非理性封城,隔離不滿。工商停業和人民失業, 絕望都可能導致叛亂或暴動.  政府需要積極鎮壓  中國政府預算主要是用在維穩來保障中共政權。在國際上,他們的擴張的野心 , 需要保持龐大的軍力。中國正面臨著選擇削減維穩, 軍費來救經濟,  或繼續大規模維穩, 軍費來維護政權, 導致經濟的崩潰可能。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崩潰是民不潦生的主要原因,高壓維穩是造成暴動的根源,最終是推倒暴政的革命。

結論

美國政府提供資源和立法來修改銀行監管問題以幫助解決房地產泡沫化危機問題。很明顯,美國可以在兩年內從房地產泡沫化中反彈到充滿活力的房地產市場是美國政府的努力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紓困金融政策還需要強大的產業基礎來提供就業和生產力, 開源節支為政府創造財富,這是紓困基本措施, 重建崩潰的房地產市場必備條件。

中國政府在護盤房地產市場方面是胡作非為。因為在中國經濟的各方面,都爛到了根。沒有重建崩潰的房地產市場的必備條件。中國很難從房地產崩盤中恢復過來。這將導致中國經濟全面崩潰。台灣國民黨, 民眾黨和親中人士抱者 “偉大中國夢” 的人要清醒過來,遠離中國市場是保本保財的必由之路. 中國已不再是具有增長潛力的市場。 因為中國經濟被不理智的專制統治者破壞,親中的台灣人若執意繼續選擇親中路線,投資中國.  終將自食其苦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