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選舉在香港反送中運動及台灣基進陳柏惟的推波助瀾之下,將台灣獨立這個招牌從新打響了,支持「台獨」、自稱台獨份子,成為一件很潮的事情,一時之間台獨成為每個人的共識,或許說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的思想觀念,沒有年輕人不支持台獨。
但我想問的是台獨就只有台獨嗎? 我在土地議題、教育議題上打轉,而這兩個議題哪一個是正確的,全看當時的執政黨是哪一個,以南鐵東移為例,在長期為民進黨主政的台南,反對南鐵東移的人被打成死要錢不走的釘子戶,但反觀大埔案件,發生在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苗栗,卻可以成為「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全國性事件,筆者前一陣子和朋友討論起這件事情,最終的結論竟然是「不然你要投國民黨嗎?」我們不再討論事情的是與非及是否符合公平正義,因為投給國民黨就等於支持中國,我們除了投給民進黨以外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們被迫在兩顆爛蘋果之間,選擇一顆比較好的,這是我們要的政治嗎?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若我們討論所有事情的前提是,我們要先保住台灣,才可以做其他的選擇,那國民黨的倒下,是不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若國民黨倒下了,台灣會不會成為民進黨一黨獨大?筆者認為不會,2016年,政黨票民進黨44%及國民黨26%的選票民進黨即將過半,親民黨、時代力量、新黨也分別拿下了6%、6%、4%,2020年,政黨票民進黨33.9%及國民黨33.3%,剩下的主要由民眾黨11%、時代力量7%、親民黨3%、基進黨3%,我們可以看的是,國民黨就算在香港反送中的氛圍之下,仍然可以增加7%的選票,國民黨沒有因為中國的步步進逼而衰退,反倒逆風高飛,赤化的民眾黨,也拿下了11%,算是2020年的最大黑馬,我們可以看的是台灣人民的民意如流水,台灣人不會因為喊了「台獨」就把票投給你,所以在政黨票上分歧嚴重,但若是縮小成為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時候會為了「保護台灣」,而義無反顧的選擇民進黨,因為投給其他的小黨可能因為「棄保效應」沒有小黨超過5%的門檻,小黨沒有任何席次可以進入立法院,導致小黨雖然更加符合你的理念,但是選票仍然會流向大黨。
我認為台獨可以是一輩子的志業,但不可以是唯一的志業,但現在的台獨卻因為別無選擇而成為民進黨的提款機,只要喊出反中保台,就可以和國民黨做出區隔,將反對中國的人全部畫到自己的選票範圍之中,我們要如何在顧好台獨的前提之下,繼續去推進其他事情,例如土地正義、台灣的文化保存等等,我們要如何擺脫除了台灣獨立以外其他都可以放棄的思維,要怎麼要打破現在台獨之路的僵局,只有國民黨倒下,台灣才有繼續前進的可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