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政治正確是少數群體得以真正獲得自由的最後底線
2022.08.15 | 23:16
日前台灣同志遊行宣告停辦「WorldPride 2025」,各大電子報的留言處也不乏出現「終於不再禍害台灣」「同志是種病會傳染」「感謝中國打壓」等等,許多反對同性戀的人紛紛留言,但是政治上卻一面倒的支持同志,這是為何?確實在現今的台灣社會中,支持同志是一種「政治正確」的發言,支持同志未必沒有票,但反對同志一定會失去年輕人的票,我想這可以從2018年的公投中,很明顯的發現了,不同意同性婚姻入民法的人在總投票人數中佔七成,近700萬台灣人投下反對票,那又為什麼「支持同婚」成為現在輿論的主流呢? 【「政治正確」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存在?】康德1784年所出版的《 答覆這個問題:甚麼是啟蒙運動?》提及道德時,認為道德不被明確條文侷限於一個小範圍的領域,法律也常被稱為最低限度的道德,由此可見道德所及之範圍有多麼的寬廣。道德,是由社會階級中的各個面向共同交織而成,如時代價值觀、傳統思想或習俗等等,透過道德,人們得以調整在社會當中待人接物的處事方式,約束人們彼此間的交互關係和個人行為,進而在社會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得以順利運作。我們可以從康德的話語中,看到了道德對於一個人的約束力遍佈且幽微的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周遭,而這道德的力量,逐漸成為了「政治正確」的幕後推手之一,甚至可以說政治正確與道德兩者相輔相承,才得以使現在的社會維持穩定。根據《美國傳統英語辭典》針對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是這樣定義的:「一種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或觀點,尤其從自由主義觀點來看,針對涉及種族、階級、性別、性傾向上,促進社會的寬容以及避免冒犯」(Conforming to a particular sociopolitical ideology or point of view, especially to a liberal point of view concerned with promoting tolerance and avoiding offense in matters of race, class,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從上述的解釋中可以看到,政治正確一詞在現今社會所強調的,是「尊重弱勢及少數的群體,並且藉由進一步的反思與同理,來避免對別人造成有形無形的壓迫或歧視。」因此在社會上會避免使用具有歧視性的字眼來稱呼整個群體。也可以從上述的解釋中看到,其所針對的族群都是「非自願」的,當這個條件達成時政治正確才會發揮用處,因此政治正確並非猶如一把「龍頭鍘」,隨意並且試圖凌虐那些違反政治正確的人,而是當多數人試圖侵犯少數人時,少數人得以用來保衛自己基本權利的「免死金牌」政治正確的出現也並非是為了迫害他人,而是道德出現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有了政治正確,而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沒有明文規定,且都是在社會之中人與人互動逐漸形成。道德和政治正確在本質上,皆是來約束人們,以法律之外的力量來使社會結構能穩定,追求權利獲得平等。但政治正確在現今的社會又有了另一個目標,「試圖改變弱勢族群的社會角色,以相對正義和平的方法,抹去弱勢方承受的壓迫和歧視」,以獲得雙方的「實質平等」,我認為這才是政治正確必須要存在的原因ˊ。康德:「自由即自律」,真正的自由並非建立在侵犯他人身上,更不該建立在歧視弱勢及少數群體身上。所以請那些把「自由」一詞無限上綱的護航者們,不要再濫用自由一詞,如果你真的崇尚自由,那你應該閉嘴,讓那些直到現在仍然只能夠躲在「櫃子」的非異性戀者,能夠順利的走出來,才得以打破「出櫃」這種針對非異性戀者囹圄,使其真正享有和異性戀者同等的自由。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