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健署公布「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讓酒精飲料販售的政策修法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國健署指出,青少年的曾經飲酒率,自2009年的25.7%提升至2017年的27.7%,成長了2個百分點,對此有許多「專家」出謀劃策,希望改變台灣的酒類銷售政策。

姑且不論整整8年僅成長2%的數據,究竟是自然波動,還是青少年飲酒率真的有在緩慢成長,專家們這種「雷聲小雨點大」的主張,背後要傳達的觀念很簡單——「為了保護青少年,對於各項產業的管制都越嚴越好。」

事實上,這些專家們這份數據出現前,就主張應該修法,針對酒類銷售進行更嚴格的規範。青少年不過是「先射箭、再畫靶」最好用的藉口。然而這樣的邏輯,禁不起嚴謹的推敲:對於青少年而言,許多產品本來就都有更高的風險。如果以保護青少年為名,就可以嚴加限制各種產業,將推導出極為荒謬的結果。

舉例來說,青少年飲用含糖飲料,可能導致未來的心血管疾病,應該禁止;青少年網路成癮,可能導致日後社交障礙,應該禁止;青少年飲用咖啡,可能影響腦部發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焦慮行為,應該禁止……類似的例子一抓一大把,按照這個道理,我們應該直接像北韓一樣實施宵禁,畢竟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對於青少年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

台灣以民主自由為傲,一個進步的國家,不能只會上綱上線地將所有具有風險的事物嚴加限制,而是以「適度開放、有效管理」為主軸,努力將風險降到最低。否則就像哲學家阿岡本所說的,當政府認定的「例外狀態」無限擴張,下一步就是自由的逝去,這個道理,對於經歷過極權統治的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不是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