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鳳山區大明路周邊大樓密集、人口密度高,靠近衛武營都會公園等多處綠地,休閒機能充足,又緊鄰國道一號中正交流道與高雄橙線捷運約半里路,還有國中小與高中3校林立與大明夜市等24小時使用頻率極高的鳳山熱鬧新都心。但該道路南北向短短四百米長路面上卻佈滿了80處的地下管線的預鑄人手孔蓋與路面坑洞,其高低不平與凹陷等現況讓用路人險象環生。尤其是高雄市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市民約僅一成多,絕大多民眾還是以弱勢又危險機率高的機車作為代步工具,遇到這樣每5米就有一座人手孔蓋坑洞分佈其中,真是可怕!

本文就地下管線所佈設的人手孔蓋來說明,大部分人手孔蓋版位置考慮到內車道行駛車輛較重且速度較快,因其衝擊力對於人手孔蓋與其頸部等結構體傷害較嚴重,且在維修時的交維設施作業繁重又極可能會撞極維修人員之安全,故大多均佈設在路邊的機慢車道與路肩為多,相對於弱勢機慢車或老人殘障的代步車行駛其中,就更加的危險。況且在台灣地下管線與其人手孔蓋施工的品質,因埋在地底下看不見常是最具有改善空間的區塊。雖然內政部營建署在1975年有函頒「市區道路地下管線埋設物設置位置圖說明」供各縣市與各管線機構埋設之方位與位置等的依據,但因為這些管線是要埋設在道路地下又在實際施工開挖道路之後,常發現預埋設之位置區塊早已被其他管線佔據埋住了,這樣工地現址與原設計圖不符的情況,幾乎是每件地下管線均會遇到的夢饜(除非是重劃區或新設道路時,所有管線一起挖埋,或是如日本大量使用昂貴共同管溝才能避免此一困境),倘若依契約規定去辦理變更設計再來據圖施工,則將耗去極多工期同時也讓已開挖的路面攤在那裏,任由風吹雨打準備被市民與民代狂罵,因此只好先埋先贏,造成全國各道路面下的管線一蹋糊塗。例如6年前發生的高雄氣爆案致32人死亡321人傷 ,也就是所有的路下管線與箱涵是相互穿梭混雜在一起,只要其中一條輸送可燃或可爆之氣液體管線出況狀,就會對所連結之街區的所有管道與箱涵噴火竄爆,釀致住家與用路人傷亡。在多地震的台灣大多數首長與民眾均愛管線地下化,以為這樣桿柱地下化則整個城市的天際線與街廓紋理就會變美,孰不知騎樓打通與友善環境及違規廣告物招牌和違建拆除才是治是根本,所以各地爭相把感注入地在地震颱風來襲之際,常會因管線地下化釀有第二次災損與難以搶救維修之可能。

這種問題是全國性非只有高雄才發生,故如何避免或減少路面的人手孔蓋呢?以確保用路人的安全呢?筆者建議可將這些地下管線留設的人手孔蓋版給下地在5至10公分深,埋在瀝青路面的表面之下,並且利用精密度高的衛星定位系統GPS建構管線圖資,以數值座標定其位置座標來列管其絕對位置與路幅的相對位置之雙重檢核。因蓋版平常就在路面下,不影響路面平坦度的施作,也不會有高高低低的凹陷與傾斜。倘有需要維修再與之切割挖到人手孔蓋版,修復就這小面積切割觸新鋪瀝青整平復原,這樣子路面的平坦度就就可用熱鋪瀝青混凝土施工時來控制,其路軸縱向的坡度與橫向路幅中央最高的路冠與兩側要洩排水的邊溝水,再也不用受這些地下管線的人手孔蓋版施工不良既有的高程永遠綁住,則整條道路就會平順坦直,也可以減少坑洞之發生。

(在其他城市相關瀝青路面破損不良與管線的頂蓋若施工不良平整度不佳常釀國賠事件發生之示意相片;剛剛施工完成且良好的瀝青路面相片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