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去年四月3.8GW遴選的丹麥開發商歌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 )官網上寫的很清楚他們是一家資金管理公司,成立於2012年。這家公司的成立當年在丹麥是個大新聞,其中很多要角是從沃旭跳槽過去的,故事不再多述。

然後CIP於公司成立的第六年在台灣拿下了900MW的離岸風場開發權。

很多人說台灣應該付比較高的躉購價,因為歐洲商有豐富經驗,而且會將技術教給台灣,而這個比較高的躉購價是歐美的兩倍到三倍,有人估算20年總共會多花幾千億甚至近兆的費用。

真的是這樣嗎?開發商到底有什麼技術可以教台灣廠商?資金管理、政府標案、風場維運、風機設計製造、海事工程? 他們最多只有掌握前三者,但是前兩樣他們會願意教台灣,完成在地化嗎?

建造風場的資金- 目前看起來是準備在台灣做所謂的「無追索權專案融資」,風險給本地的銀行擔。
風機製造與安裝- 我們都知道全世界有三大家是這些開發商的供應商。海事工程也都各有專業公司在執行。
風場維運- 對於一個才成立六年的資金管理公司,不曉得可以累積多少經驗?

另外兩家歐洲商WPD、Orsted成立時間較久,但風機跟海事工程的外包程度也大同小異,主要還是找供應商來執行與提供服務。

我不是在懷疑這幾家開發商在台灣建造離岸風電的能力,我其實相信他們絕對可以完成這個案子。問題是我們跟他們簽約PPA答應每度電買5.8或是7.11元的高價風場是怎麼來的、台灣到底能得到什麼?這些廠商答應投資台灣的資金是從哪裡來的?被要求在地化是能做到那種程度,會培養出那些有競爭力的廠商?他們的世界級風機供應商跟海事工程下包商真會應允要技術轉移跟在地化嗎?

如果台灣現在願意付超級高價給這些離岸風電統包商,為何不參考CIP的成功之道,就由政府主導成立國家級的開發商,一樣用政府力量要求銀行支持集資(無追索權專案融資),重金挖角國外的專業人士加入,召集國內外相關的供應商來台灣一起建風場,風機就用世界三大的,海事就找外國專業的,反正這些歐洲開發商用誰我們就找誰,貴一點也沒關係。用台灣本土的案子養成一個真正屬於我們的開發商與產業體系,這樣就算二十年7塊都值得一搏。也許六年後的2025年不但開始運轉發電,而且已經在海外陸續接到新案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