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權交接為什麼引起世界關注,除了中國對世界影響力與日俱增外,中共政權的不透明化,制度因人而異,權力交接過程中有太多派系的角力等因素,引人一窺究竟。中共一直以來相信槍桿子出政權,黨指揮槍的本質是黨的最高領導人指揮槍,然後通過指揮槍來鞏固自己的最高領導人的地位,槍是鞏固權力,但卻不是權力本身。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對大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與會的不少人對陳獨秀、共産國際代表、蘇聯顧問在處理國民黨、農民土地、武裝鬥爭等問題上表現出的右傾傾向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毛澤東在發言中指出,黨中央所犯錯誤中的一個錯誤是不認識軍隊的極端重要性。他強調全黨「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毛澤東的這個意見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也為中國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確的方向。這段話後來成為共產黨創建、領導和掌握人民武裝並進行鬥爭的行動口號(百度)。

 

根據1982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規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下設有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等四總部。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軍委或中央軍委。這二個機構事實上是一個機構、兩塊招牌,不是合署辦公。就認知中共總書記兼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而也就是當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主席。

 

但事實不然,總書記也不然是兼軍委會主席,鄧小平復出之後不曾接任總書記,卻掌握軍委會主席一職,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江澤民北上接任中共總書記,也從鄧小平手中接下軍委會主席一職。1992年保守派與改革開放派對決,江澤民權力出現危機,八大元老之ㄧ習仲勛表態力挺,權力大增。2002年中共十六大時,江、胡惡鬥,江原本想續任總書記,妥協下最後只交出總書記及國家主席,卻還保留軍委會主席直到2005年才正式交接給胡錦濤。

 

權力交棒之際,軍方也會藉由周邊國家區域的矛盾發言或動作,企圖擴大對政策、政治產生更大影響力,但鄧小平後期就有削弱軍權的決定,直到江澤民時代,先是軍方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推動以改革開放為主,讓軍方無法在國計民生事務上有發言權,甚至禁止軍隊經商,雖然軍方有抗衡意願卻無抗衡能力。而主要是透過曾加軍方預算、人事升遷、調動、高調肅貪等動作要求軍人忠誠。

 

今年是中共十八大,是江澤民上海幫與太子黨合作對抗胡錦濤共青團,而習近平與軍方關係,是比胡錦濤、甚至比江澤民更緊密。胡錦濤會不會一並把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會主席三職都交出呢?角力過程,胡錦濤如果能換取更多權力與利益,交出權力象徵卻又逐漸弱化的軍委會主席,如今軍委會主席輪為權力交換的籌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