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副司令、空軍中將達爾卡爾最近被軍方解除職務,原因是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空中較量落入下風,其「陣風」戰機夜逃 48 小時,引發高層對印度空軍的質疑。
根據《大觀國研》今(3)日的報導,4 月 29 日深夜至 30 日凌晨,喀什米爾上空一度陷入劍拔弩張。巴基斯坦空軍雷達發現 4 架從印度一側起飛的「陣風」戰鬥機向邊境逼近後,迅速出動殲-10CE 戰機攔截。雙方短暫對峙,最終印度戰機掉頭撤離,未越界深入一步。
表面上這是一場無聲的空中較量,但其背後的軍事指揮層面,激起一場人事地震。此次出動「陣風」戰機的指揮官達爾卡爾,已於行動結束後 48 小時內被軍方解除職務。
在此次行動中,達爾卡爾對飛行員的作戰表現極度不滿,質疑其操作水平,尤其是無法在對抗中避開巴基斯坦雷達網的追蹤。最終行動以陣風戰機撤退、戰術失敗告終,引發印度高層對「陣風」戰備狀態和空軍指揮能力的強烈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達爾卡爾上任至今僅 7 個月,此番撤職不僅是一次戰術失敗的問責,更是一記打在印度空軍士氣與戰略部署上的響亮耳光。

印度空軍副司令、空軍中將達爾卡爾上任至今僅 7 個月。圖:翻攝自 Indian Air Force X 帳號
印度戰機尚未越境即被鎖定和攔截,對此《大觀國研》分析,巴基斯坦贏在具備完整空防體系。巴基斯坦部署大量中國制紅旗-7、紅旗-16、紅旗-9 防空系統,已形成三層攔截網路,搭配殲-10CE 與 JF-17「梟龍」,構建出高效空防體系。
相較之下,印度空軍現有的 Su-30MKI、米格-29,以及購自法國的「陣風」戰機,在指揮鏈條和系統整合上仍顯混亂。雖然其引俄制 S-400 防空系統,但與法國戰機之間缺乏成熟聯通機制,導致作戰效能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部署大量中國制紅旗-7、紅旗-16、紅旗-9 防空系統,已形成三層攔截網路,搭配殲-10CE 與 JF-17「梟龍」,構建出高效空防體系。圖為殲-10CE。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