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川普政權的成立,國內有不少人基於反共的立場,就會從右派的立場批判美國左派的立場,甚至於把美國liberal這個左派與共產黨畫上等號,這是非常危險的。

一、左派與右派的稱呼之起源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1789年起),「左派」與「右派」這兩個政治術語是在國民會議(Assemblée nationale)的座位排列當中誕生的。左派(La gauche)坐在主席台左的側,主張進步、激進改革;而右派(La droite)則坐在主席台右側,主張保守、維護傳統體制。

當時左派也被稱為激進派、革命派,其代表人物有雅各賓派(Jacobins)、山岳派(Montagnards),他們反對君主制,主張建立共和國,支持平等與民主,推動普選權(特別是男子普選);他們支持財富再分配、社會改革(例如價格控制、土地改革),並強調中央集權以實施革命的理想。當時,他們鼓吹對於「反革命」勢力給予嚴厲鎮壓(例如恐怖統治時期)。在宗教問題上,他們傾向去宗教化、世俗主義。

至於右派是保守派、君主派,其代表人物有富人階級、君主立憲主義者(如費揚派 Feuillants)。他們支持君主立憲制(保留國王,但限制其權力),主張漸進的改革,反對社會秩序的劇烈變革;他們支持財產權與階級制度的保留;他們反對恐怖手段與群眾暴力,而這一派的多數人信奉天主教,反對徹底的世俗化,他們提倡地方自治與分權。

這種左-右的區分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政治中的「左派」(自由派)與「右派」(保守派)的概念,並在不同的國家和時代具有不同的內涵。整體來說,左派的特徵是支持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工人權益、性別與種族平等等;而右派的特徵是強調自由市場、低稅收、國家安全、傳統價值觀等。

二、共產黨為什麼被稱為左派

而共產黨為什麼被稱為左派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主張社會平等:共產主義強調消除階級差異,推動財富重新分配,以建立沒有階級的社會。
2、政府干預:共產黨通常主張計劃經濟,認為政府應該控制生產資源,以確保社會公平。
3、革命與改革:共產主義常與革命運動有關,他們主張透過社會變革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簡單來說,列寧與毛澤東的共產黨主張要使用暴力來推翻舊體制,因此常被被稱為極左。

三、美國左派與共產主義的區別

美國的左派是反對共產主義的,美國的左派(Liberal)與共產主義(Communism)在政治理念、經濟政策、社會價值等方面是有如下顯著的差異:
1、 政治理念的差別:

美國的左派(Liberal,自由派)通常支持民主制度,強調個人自由、社會進步,並推動政府適度介入以確保公平與正義。而共產主義(Communism)則是主張無產階級革命,最終目標是建立無階級社會,並由政府或集體控制生產資源。

2、 經濟政策的差別:

左派支持市場經濟,但認為政府應該適度干預,例如透過稅收、社會福利來減少貧富差距。而共產主義則主張計劃經濟,認為生產資料應由政府或社會集體擁有,而非私人企業。

3、社會價值的差別:

左派通常支持多元文化、性別平等、環保政策,並推動社會改革來改善弱勢群體的權益。而共產黨則強調集體主義,個人利益服從於國家或社會整體,並可能限制某些個人自由以維持社會秩序。

在美國,自由派(Liberal)主要與民主黨有關,而共產主義在美國並不是主流,且美國政府歷史上曾強烈反對共產主義(如冷戰時期的麥卡錫主義)。其實,美國的左派現在比較被擔心的是他們被中國共產黨的滲透相當嚴重,哈佛大學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成為川普下手的對象。 不過,這是有關國安的問題,與其具有強烈的liberal色彩不應混為一談。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