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剛開業的時候,除了店長和當時的主廚外,員工只缺負責調製飲料、咖啡的吧台,當時我和我的大學老師兼三餘的老闆說想要留下來工作,他說了句只要我會沖煮咖啡就讓我留在這裡。另一位老闆便支出了車錢和學費,送我到宜蘭和當初教他咖啡的老師上速成班。在這之前我沒想過自己會踏入餐飲業,甚至在調製飲料、製作食物和服務客人中獲得療癒,有人和我說,餐飲的成就感是個很直接的往來,學會一樣便能看見一個成果,懂得邏輯便能無限延伸可能。

 

營業不久後,我們的主廚因故離職,製作輕食的擔子掉到我們幾個完全不會做菜的女人身上,老師請了跟我們相熟,家裡是辦桌世家的學姊幫我們規劃食譜和教我們做菜。學姊擅長家常菜,認為吃飽和料好實在最重要,所以教我們親自做絞肉、沾醬,從切菜和廚房衛生開始教起。

 

她帶我們買了許多到現在我還搞不清楚的香料,也怕我們切到手買了各式食材的切片工具,陪我們一起整理廚房留下需要的工具和碗盤,進行主廚離開後的三餘二樓轉型時期。不能否認的是一開始我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學做菜,要料理出可以販售的食物對沒有下過廚的我來說壓力很大,更不用說在毫無經驗下採買的食材讓製作輕食的成本一直壓不下來的壓力。這個不是出於自願接觸料理的動機很有可能就開始排斥做菜,但員工們都一起用了蠻幹的精神度過,竟也變得熟能生巧起來,經過緩慢改良的食譜也變得容易製作,二樓的輕食也漸漸的定調。

 

對料理用比較輕鬆的姿態看待後,也開始讀起飲食文學和翻閱食譜,莊祖宜的第一本《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便是對書名產生好奇而開始讀起的書。作者莊祖宜到了紐約讀了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所,抱著滿腔熱血的她辭去國中教職,沒有基礎的到了美國。課程的壓力使她開始懷念台灣的食物,那時還不懂下廚,買了牛肉便勉勉強強煮了牛肉湯,導致肉老湯鹹,製作出不算美味的家鄉料理,卻意外的讓她放鬆了下來。

 

從此在同學埋頭寫報告的時候,她便開始烹煮的旅程,挑選食材、選擇烹飪方式、備料、烹煮,時而等待和觀察,終點是一道眼睛能視、鼻子可聞、嘴巴能嚐的菜餚,給它什麼東西便能長出什麼樣子,料理是絕對的等價交換。

 

連續讀了莊祖宜的《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及《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兩本著作後,其實我比較偏愛她的第一本,比起第二本來說,第一本是初入飲食殿堂的筆記,比較冒失但充滿冒險精神,看得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趣味橫生。

 

到了第二本的出版,她的飲食歷程也逐漸平穩下來,她回顧自己的時候也說道:「那個過往的自己會對我擠眼睛微笑,這才知道我已經走得很遠了。」她從生澀躍躍欲試的生手成為了專業的廚師及母親,寫的我這個廚藝不精的店員也想照著她的食譜,製作出「寧波式蔥燒洋芋」和「五分鐘歐式麵包」了。

 

作者:曾儀靜(願任職書店店員終生的高雄人)

 

(編按: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