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拿起一本書,發現它雖然搶眼,但上面的文字卻不容易辨識──這時都怎麼看待的呢?

 

最近看了《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那是日本攝影師藤原新也的散文集,裡面描寫他幾年間身邊遇到的小故事,是一些讀了會停下來回顧自己人生腳步的故事,平實的字句裡藏著豐富的感情,卻不會讓人沉重,很值得推薦。

 

但我要討論的是封面。

 

自己本身是喜歡這本封面設計的,設計師讓整個封面被深鈷紫色書衣給包圍,書衣的材質是透明片,加上一大片色彩,好像影子,波斯菊的影子。打開書衣,內封的文案燙銀加上特別色,跟書衣搭配,文字便藏進影子裡,就好像躲在黑影裡的人或動物,儘管一眼不容易察覺,但因為身上顏色反光程度的不同,還是會察覺到其移動的軌跡,很高明的設計。

 

但透明片這種材質某種程度上是脆弱的,剛拿到書的時候,整個塑膠表層會讓人聯想到撫摸著照片的手感,只是不用多久,整個書衣就被刮出許多小細紋,儘管對視覺來說無傷大雅,卻好像在提醒自己為何不小心照顧書,讓它畫上這麼多傷痕。

 

記得以前學水彩的時候,不管是鈷紫色或鈷藍色,反正那種鈷系列的,都是難以駕馭的顏色,因為它們其實在大自然裡不常出現,而且跟其他顏色要混色調配的時候也很容易髒掉。但魅力就在這裡,它們本身就是特立獨行的豔色,所以不管怎樣總是很容易達到搶眼的目的,而且它們的鮮豔非常特別,假如以人來比喻的話就是個內斂的實力派演員吧,那種即使沒有誇張表情動作,甚至安安靜靜的坐著凝視,都讓人很難不注意,感覺有很多故事的人。以這本書衣的鈷紫來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片深色,但越盯著看下去卻越會覺得暗潮洶湧,會把人吞噬進去。

 

不過說回來,假如拿掉書腰,其實封面可以辨識的繁體字不是藏在鈷藍色影子裡,就是小到不容易辨識。比如作者的名字,在封面上完全就只有露出邊邊,一眼根本看不出作者是誰,而書名儘管在書衣上反白,但因為字級並不大,而且透明片材質的書衣本身比較硬挺,不會完全伏貼內封,所以會產生陰影造成閱讀上的困難。幸好書腰上也有放作者名,並沒有全部放膽子把它遮住。

 

不過也就因為它這樣配置,才讓我想寫這篇文章。

 

還記得剛剛問的問題嗎?拿到一本搶眼但卻不易辨識文字的書,先不說在書店拿到會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假如這本書還沒送印還在設計師電腦裡或編輯的E-mail裡面,可能會有兩極化的反應。書店的新書平台一直被看作是戰場,每本書在平台上都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在人們眼裡擠出個位置,希望被帶回家。而就理性的角度來說,圖跟文字比起來,文字是相對比較容易讓人注意的,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顏色之類的因素,只是這次我們先講文字。也因此很多業主在看待封面時也把這放進去考量,所以有些書把書名放得很大,文案也一定都要清清楚楚,絕不能拿到眼前才能辨識那一團字是寫些什麼東西。

 

假如就這個標準來看,《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設計真是徹底的不及格啊!

 

只是換個角度出發,好像也不是這麼絕對。各位是否曾經看過一些文字,可能是街頭被樹擋住的廣告招牌,也可能是整疊被蓋住一半的傳單,又或著像這本書一樣整個被色彩吞沒,儘管上面文字不容易辨識,但不知為什麼反而會不由自主的更想搞清楚那些字是誰,無論答案揭曉後自己感不感興趣,終究它成功的留住我們的視線。也許是因為人天生好奇,或者是這情況超出了我們的慣性,當文字突然不乖巧容易閱讀,偶爾的叛逆,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吧。

 

這樣說來,好像文字是不是絕對清楚,跟能不能吸引目光,也並非永遠都是扣在一起的,最重要的目的都是要勾起大家的興趣,拿書去櫃檯結賬。而假如能夠抓住目光,有時玩點視覺小遊戲,應該也是無傷大雅。

 

作者:小子(設計師)

 

(編按: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

加上書腰,讓作者名清晰可辨。圖:三餘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