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解放日」拋出一百多個國家的不對等關稅稅率,然後準備與各國進行談判。這也就是說,他用簡單算術算出來的稅率,是相當簡單粗糙,並不是定局,卻引爆發全球性的金融大震盪,連一向作為避險產品的美元與黃金也應聲而下,資金都流向債市。其中跌得最慘的是美國費半指數。這些,未免反應過度,應該也是金融大鱷對川普的警告。
就以台灣來說,該是全球最倒霉的一個。因為台灣逐步擺脫了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美國成為台灣出口的最大市場,從而有了高額的外貿順差。因此在川普的簡單算術裡,得出了32%的稅率。
在這個順差數字裡,得益最大的應該是台積電,但是得出來的順差數字要全台灣的其他出口商品來承擔。台積電雖然有165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因此得以享受免稅或減稅的優待,具體數據未明,然而台灣其他輸美商品的稅率,應該減掉台積電順差的部分,才是它們真正應該有的稅率。

另外尚有其他美國必需的產品,也應該酌情給予某些優待,給予豁免或減稅。例如廣達、緯創的伺服器,已在美國興建工廠,但都需要時日,這種稅率的增收都要細緻計算。鴻海也在美國設廠,然而如果現在提及鴻海,可能刺激川普的神經,雖然他們現在已經「痛改郭非」,然而美國不一定了解。
此外還有許多中小企業都要到美國設廠,這些是不是需要寬容期,都應該討論,這些企業也應該報告政府,讓政府掌握更多的資訊。而進口這些產品的美國大企業,也應該在美國政府那裡為台灣美言幾句,因為這是目前必需的非紅色供應鏈,增添的關稅需要雙方協商負擔。
至於遷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國家的工廠,則要靠當地政府和美國打交道,他們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如何把中國洗產地的企業也與其他企業分開來,因為美國的最大目的是圍堵中國。如果中國無法在這些國家洗產地,自然要撤資回去。最怕是又貪官受賄,禁而不止,那就大家倒霉。
由於有談判的空間,希望台灣的談判團隊要有韌性,也要細緻,將這塊玉精雕細刻,說服美方。這樣才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如果拋磚引磚,那就只是浪費時間。

我擔心的是,許多國家都要把美玉丟给美國,美國有這樣多的官員來應付談判嗎?如果要排隊,台灣也要爭取排在前面。其實川普不應該將這些稅率在同一天拋出,應該選擇輕重不同階段拋出,也可以避免金融震盪。補過也需他要擺出「童叟無欺」的公正樣子。
台灣不必太緊張的原因也的確是要做到童叟無欺,大家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競爭,只要禁止中國在政府資助下的傾銷,對美國急需的產品,台灣也有漲價的空間,當然幅度不能太大。
現在國民黨扮演「先知」了,蔣萬安突然大談這件事情,批評政府沒有做好準備,可是難道蔣萬安事先知道32%左右稅率?為何事先不說?現在假扮先知,似乎要證明如果他是總統,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台灣需要第三個蔣總統嗎?問問蔣經國,他是怎麼說的,除非這個「蔣」是假的。至於想藉此否定大罷免,救出傅崐萁們,那就免了吧。台美友誼是久經考驗的。

台北市長蔣萬安。 圖:周煊惠 / 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