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現狀?我希望我可以那麼做,但不行,你只有死了才能安息。」
實施鐵腕政治,將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國帶領至繁榮富國的開國總理李光耀,儘管強硬作風引來諸多批評,但他把新加坡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小島,蛻變成活躍國際的亞洲小龍,而新加坡國內的整齊乾淨,更是令世人印象深刻,他備受新加坡人擁戴,連任總理之位長達30年,即便交棒,也擔任內閣資政直至2011年5月,成為世界上任期最長的國家總理。
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在新加坡一個第三代中國移民家庭,長大後赴英國求學並參與政治活動;1950年回到新加坡後,成為一名知名的工會律師。關心公共事務的他,到了1954年,與志同道合的同志創建了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他同時成為該黨首任秘書長。1959年,新加坡脫離英國殖民,成為新加坡自治邦,1963年,李光耀實現「新馬」合併,但之後因種族衝突徹底獨立。
「我只做正確的事,不管是否政治正確。」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改革計劃,包括引進大量人才、創造就業機會、大規模建造廉價房屋供人民「住者有其屋」,同時成立廉政公署,進行教育改革,更努力融和多種族文化,消弭衝突。
為了將新加坡從一個「骯髒的污水池」,轉變到一個現代的工業化社會。李光耀在各個層面進行嚴格的政治控制,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管理最嚴格的社會。他認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必須犧牲部分自由。所以他支持體罰,至今仍有鞭刑存在。無論外界評價如何,從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間,新加坡的人民平均國民生產總值翻漲了15倍。
毫無疑問,李光耀與中國、台灣都一直保持良好關係,他與之前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更有濃厚的私人情誼。他穿梭兩岸,並在1993年促成辜汪會談,成為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首次的雙邊正式會晤。不過事後中國在1996年指出,海峽兩岸是「家庭問題」,讓李光耀說出:「我並不是中國的一分子,所以我不應該插手。」的失望話語,從此置身兩岸事務之外。
李光耀主政期間,新加坡由一個發展中國家變為亞洲一個最重要的工業化國家,即使退休,他對這個一手帶起來的國家仍然時刻關心,1988年,他在新加坡國慶大會上表示:「哪怕我臥病在床,哪怕我已經入土,要是我覺得新加坡有什麼不妥,我會站起來。(Even from my sick bed, even if you are going to lower me into the grave and I feel something is going wrong, I will get up.)」雖然李光耀的人生終於落幕,而新加坡的光芒仍然將在亞洲持續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