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底,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總統黨內初選選戰方酣之際,當時歐巴馬的聲勢逐步追上原先被看好的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我詢問一位民主黨的選戰策士,究竟美國會先出現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還是女性總統?他的回答是,如果希拉蕊最後敗給歐巴馬而未能獲得提名,不會是因為「性別」(gender),而是因為「性格」(personality)。

最終歐巴馬仍然以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身分入主白宮,隨即也延攬希拉蕊成為美國史上第3位女性國務卿。希拉蕊擔任國務卿4年內,訪問了112個國家,飛行里程高達100萬英哩,是美國史上出訪最多的國務卿。卸任之後,她的支持度高達67%,遠超過副總統拜登。外界一致認為希拉蕊志在二度挑戰白宮寶座,民主黨內也幾乎無人能敵,她的募款速度與數量更令人驚訝。希拉蕊陣營規劃她在今年4月就要正式宣布參選。

但正如同多數選戰一樣,愈是最有希望、愈早被認定參選的人,愈是樹大招風、愈容易成為攻擊的箭靶,候選人與其幕僚更要戒慎恐懼、如履薄冰。最近2週內發生一連串有關希拉蕊的事件,正一步步腐蝕希拉蕊勝選的政治資本。

最嚴重的當然就是「電郵門」。《紐約時報》3月3日報導希拉蕊在國務卿任內一直使用個人電郵帳號處理公務,後來應國務院調查要求交出5萬多筆電郵,她坦承係為「方便」才如此便宜行事。此一事件涉及違反國務院政策,也和希拉蕊過去任職政府再三強調透明性的立場矛盾,於情於理於法、甚至工作道德層面都屬嚴重瑕疵。共和黨更是如鯊魚聞到鮮血群起攻之,民主黨則是在進行損害管控之際,開始煩惱沒有夠強的替代人選。

而希拉蕊事後記者會的說明更曝露她危機處理的失當。一來她誤判事情的嚴重程度,拖延第一時間救火說明機會;二來她也未能清楚對大眾釋疑是否如實全數交出所有電郵;三是她一貫以強硬、甚至帶些嘲諷不肖態度來因應外界指控的風格,再度引發外界對她「性格」而非「性別」上的質疑。

在此期間,各種負面消息接踵而至。本來希拉蕊精心安排要在國際婦女節於聯合國大談她經營許久的國際婦女權利議題,卻被揭發她和老公柯林頓成立的基金會接受一些中東國家的捐獻,這些國家正是打壓婦女人權最嚴重的地區。接著又有傳聞柯林頓基金會也有來自中國的資金。共和黨更是重提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遭攻擊事件,要求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提出當時的電郵內容,看是否能挖到新的醜聞。最新的陰謀論是整起「電郵門」事件根本是歐巴馬幕僚在背後操作,要讓希拉蕊縱使獲得民主黨提名也不會跟歐巴馬切割。

不容否認,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期間的外交作為,背後有著具豐富經驗的國務院幕僚團隊支援,最顯著的政績就是「美國轉向亞洲政策」的提出與操作,有效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崛起,更彌補了歐巴馬是外交生手的缺點。但是希拉蕊的強勢作風,也讓她與歐巴馬身邊的白宮幕僚格格不入。

如今,準備8年的希拉蕊捲土重來,試圖創造美國首位女總統的歷史紀錄,除了年齡和健康曾遭攻訐,現在又面臨選戰開啟前的重重挑戰。未來漫長20個月,她必須儘速組織競選團隊,提出各項政策方針,轉移負面攻擊的焦點,讓「電郵門」等事件不致成為再次飲恨敗北的滑鐵盧。

作者:劉世忠(自由撰稿者)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