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今(27)天指出,中韓FTA最快可能在11月上旬亞太經合會(APEC)會議期間就會簽署,慢的話也會在12月。而政府目前努力的目標,就是希望兩岸貨貿協議的簽署,不要晚過韓國半年以上。然而,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今天則表示,APEC期間簽署中韓FTA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政府將注重談判內容,不會設定期限」。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今(27)天舉辦「兩岸貨貿協議」及「兩岸協議國會監督法制化」座談會,邀請陸委會與經濟部官員與業界做溝通。
林祖嘉在致詞時指出,ECFA後續協議最重要的就是貨貿與爭端解決機制的談判,最近一次貨貿協議在9月的協商後,文本上已經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在開放品項上,還有8千多項需要協商;另外,爭端解決機制談了6次,文本大致上依據WTO規格,也差不多完成。
林祖嘉指出,現今國際簽署FTA、RCEP的速度非常快,台灣也需加速參與國際經濟整合,其中,兩岸簽署是最重要的一塊。他強調,中韓FTA最快可能在11月APEC會議期間就會簽署,慢的話則在12月,政府目前努力的目標,就是希望兩岸貨貿協議就算比中韓FTA晚簽署,也不要晚半年以上。
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林祖嘉也強調,對於政府、民間提出的各種版本,只要不出現涉及兩國論的敏感條文,「陸委會都很open」。
電電公會副秘書長羅懷家則表示,中國因為不是市場化的經營模式,當官方採取一些措施,就容易使台灣廠商受損。而貨貿的重要性,就在於保護台灣競爭力產品,包括面板、IC、LED等產業,進入中國市場不會受到阻饒。
他指出,過去台商都面臨到不公平競爭,如何保障台灣的產品不會受到中國歧視,他相信,是兩岸政府都努力在做的事。他強調,電機廠商是相對比較弱勢的廠商,除了需要照顧,轉型升級也很重要。
羅懷家期盼,能儘早通過貨貿,讓台商「用雙手與人競爭,而不是用一隻手與韓國競爭。」
然而,根據中央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今天表示,中韓雙方可能不會於11月在北京舉行
的APEC上簽署FTA,「政府將注重談判內容,而不會設定期限」。韓媒也指出,中韓雙方9月曾舉行FTA第13輪談判,在投資領域取得進展,但在貨物貿易領域的分歧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