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新聞開頭放上了一張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名約莫50多歲的中年男子坐在捷運車廂的博愛座上,卻十分焦慮地用手機不停查找著博愛座的相關規定及乘坐資格。當我看到這則新聞的當下覺得很有趣,仔細想想卻發現它其實十分諷刺!有關於博愛座的新聞屢見不鮮,最常見的,便是旁觀者認為,不需要博愛座的人卻坐在博愛座上,因此憤而拍下照片PO上網路,引起社會大眾群起激憤;或是看似身強體壯的人坐在博愛座上,一旁卻站著看似有所需求的「老弱婦孺」,引起旁觀者的不滿而出聲要求其讓座。

不論是拍照PO網,或是出聲要求,這些行為的出發點絕對都是為了正義,但曾幾何時,我們的社會早已被這樣的正義給「綁架」了?現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畫面:公車內站滿了人,甚至有些人因此擠不上公車,然而博愛座卻仍然空在那裡。因為人人都害怕一旦坐在博愛座上,就會被正義之聲所撻伐——即使博愛座是人人都可以坐,只要在看見有需要的人再起身讓座就好。為了不被「正義魔人」糾正,許多人都放棄堅持博愛座真正的定義,「反正,不要坐就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想法,也讓其他坐在博愛座上的人,像個犯罪者般的戒慎恐懼,好比新聞裡的中年男子,明明坐下是他的自由,卻要想辦法證明自己擁有這項自由。當初路見不平的正義,早已成為了剝奪基本權利的獨裁者。

說到這,我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公車上看到的事情。那天的公車內充斥著人,博愛座上也坐滿了老人家,其中看起來最年輕的,是一個約莫60幾歲的婦人,她穿著某宗教團體的制服,十分顯眼。這時公車經過了菜市場旁的站牌並停了下來,上來了一名看起來也是60幾歲剛買完菜的婦人,她看了看四周,發現沒位子坐,便將菜籃放置於行李區,接著站著。此時公車內一位民眾開口了:「師姐,妳也讓個位啊,讓這位大姊坐。」他口中的師姐,便是那位坐在博愛座上的婦人,她一聽到這句話,便慌慌張張地站起來,讓位給那位買菜婦人坐;然而有趣的是,買菜婦人並不想坐,而那位「師姐」也因為被旁人糾正而不敢再坐下去,那個座位,在之後,一直都是空空蕩蕩的。

隨著越來越多人將視線關注在博愛座上,時不時注意有沒有人霸佔著博愛座,我們卻忘了,博愛座一開始設置的意義是為了讓有需要的人可以有一個位子坐,但卻不代表,只有坐在博愛座上才需要讓位,不論我們是坐在博愛座上,抑或一般的位子上,只要看到有需要的人上車,都應該起身讓位,畢竟「讓位」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法律強迫的事情,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公德心的展現。因此上面提到的那個故事,兩位都是60多歲的婦人,卻要互相禮讓那個座位,這種看似「比誰比較老」的讓位模式,絕對不是件好事。博愛座人人都可以坐,看到有需要的人再讓位就好;以及坐在非博愛座上看到有需要的人也應起身讓座等觀念,要想要普及在這個社會上,讓社會不再恐懼博愛座,光靠這篇文章絕對不夠,仍然得仰賴政府加強宣導,讓社會上更加明白博愛座的意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