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28日)抨擊經濟部宣布核二、核三廠「具再運轉可行性」並計畫2026年3月提交重啟計畫,強調在核安堪虞、核廢無解、社會無共識的情況下,老舊核電廠絕對不應重啟,並痛批行政院提出的「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僅是空洞政治口號,缺乏明確達成要件。
廢核平台指出,核二、核三廠設備老化嚴重,核三廠更位於活動斷層與變形地層上,地震恐導致反應爐直接被頂起,現行安檢無法充分評估極端氣候、戰爭等不可控風險。經濟部將重啟程序切割為「運轉可行性」與「自主安全檢查」,被批評是「切香腸式」包裝,刻意掩蓋真實風險。平台強調,核二廠乾貯設施延宕近十年仍未完成,若無乾貯設施根本無法安全運轉;核三廠即使部分設備未拆除,重啟仍需至少5至10年完整程序,而非經濟部所稱的1.5至2年即可完成安檢。
現正最夯:堅持烏克蘭割讓土地「否則繼續戰爭」普丁:行動已到不可逆轉階段
在核廢料處理方面,台灣至今未完成高階核廢料選址立法,無任何縣市願意承接,現行乾儲設施僅能作為40年中期方案,無法永久解決。廢核平台質疑,在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尚未確定前,貿然重啟核電只會製造更多無法安放的核廢,政府至今未提出具體解方。
社會共識部分,廢核團體批評重啟評估資訊不透明,成本與風險未誠實揭露,且未與核電廠所在地居民充分溝通。平台舉例,低階核廢最終處置場址都需經地方公投,影響更大的老舊核電重啟卻無相應程序,形同「全台公投決定屏東、恆春居民命運」的區域不正義。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最後重申,在「三個原則」無法具體落實、達成要件不明的情況下,核電重啟將把台灣置於重大核安與國安危機之中。老舊核電不應重啟,能源轉型更不應倒退,呼籲行政院向社會清楚說明三個原則如何落實,而非以政治口號掩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