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28)日召開公地放領審議會第1次會議,審議通過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提出的宜蘭縣大南澳地區326筆放領土地,總面積約64公頃。這是總統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後,內政部正式通過的第一個審議案件,象徵政府推動「耕者有其田」邁出關鍵一步。
內政部表示,本案為重啟公地放領後的首宗審議案件,後續將與財政部及縣市政府協力合作,儘速辦理租約清查等各項放領作業,希望能讓農民早日實現「耕者有其田」。
當前熱搜:堅持烏克蘭割讓土地「否則繼續戰爭」普丁:行動已到不可逆轉階段
根據內政部說明,政府此次重啟公地放領,係依行政院指示,基於依法行政、信賴保護與國土保育三大原則,針對「國有平地耕地」及「國有邊際養殖用地」兩類土地將重新開放放領,並以宜蘭縣大南澳地區台拓地作為先行試辦地區。
申請承領的農民必須符合兩大條件:一為民國65年9月24日前已合法訂定租約且至今仍持續承租,二為符合《國有耕地放領實施辦法》及《國有邊際養殖用地放領實施辦法》相關規定。
內政部指出,本次審議通過的宜蘭縣大南澳放領土地,後續將由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依法儘速完成處分程序,再送交宜蘭縣政府公告放領,並通知合格承租人申請承領。經申請後,縣政府將進行調查確定及通知繳價,待承租人繳清地價後,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
當前熱搜:中配徐春鶯遭收押 律師:罪責最重的不是反滲透法 而是銀行法可判10年徒刑
內政部強調,此案為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後的首例,未來將持續與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協調,加速後續放領作業,讓更多自耕農早日圓滿取得耕作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