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爆發首宗化妝品含禁用毒物「蘇丹紅」事件,風暴持續擴大。衛福部證實,受波及商品已增至20項,目前勒令業者於14天內全數回收。針對源頭進口商「亦鴻企業」,衛福部長石崇良祭出重罰500萬元並將其移送檢調,強調未來將把此毒物列入重點稽查項目。

這起化妝品原料漏洞,石崇良採取強硬態度。他表示,這是國內首度發現蘇丹4號汙染化妝品原料,為嚴懲違法行為,已對進口商亦鴻企業開出法規上限的500萬元罰單,並將全案移請檢調單位偵辦。石崇良強調,後續將釐清是惡意添加還是意外混入,若查證屬實為蓄意行為,絕對會要求檢方從重量刑。

當前熱搜:「館長」開口引紅錢助民眾黨選舉? 鍾佳濱怒斥:注意自己的言行

追溯整起事件源頭,問題原料來自一家新加坡公司生產的「紅色複方」,經由國內進口商亦鴻企業引進後,被驗出含有高濃度禁用的蘇丹4號。食藥署緊急追查流向,發現共有12家下游業者曾購買並使用這批問題原料。截至昨日為止,確認受到汙染的產品多達20項。食藥署已啟動第一級回收機制,強制要求製造或輸入業者必須在14天內完成市售產品回收作業。

為防堵漏洞擴大,食藥署正全面清查邊境資料。該署指出,目前已向關務署調閱該新加坡涉案公司的報關紀錄,確認是否有其他進口商引進相同問題原料。同時,衛福部也正式發函新加坡衛生主管機關,希望了解當地生產情形,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收到對方正式回覆。食藥署強調,將持續監控國際間的化妝品警訊,並隨時發布最新的消費警示。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後續把關機制,石崇良解釋,各國管理原則一致,重點在於製程與成品控管,政府除持續輔導業者取得GMP(優良製造作業規範)認證外,也會強化後市場監測。過去檢驗項目多集中在重金屬與微生物,因應此次事件,會將蘇丹4號納入常規檢驗項目,確保架上商品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