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21)天親自南下彰化溪州關心公地放領政策執行情形,現場也邀請當地農民現身說法,賴清德還前往視察放領農地,並正式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
早期政府實施公地放領政策,將公有土地優先出售給合法承租農民,目的是扶植自耕農,讓「耕者有其田」。當年該政策停辦後,使得許多承租農民無法獲得土地所有權,損及農民權益。
現正最夯:中日衝突的蝴蝶效應!謝金河:把過去霸凌台灣的招勢全用在日本身上
台灣自民國97年起開始停辦公地放領政策,歷經18年,賴政府於今年五月重啟公地放領政策與相關工作,採取具體行動,盼沉痾多年的議題能真正被解決,落實土地正義、保障人民財產權,並以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大南澳地區的台拓地為優先試辦區。
賴清德認為,該是屬於人民的財產,經過這麼多年無法處理時,政府就應該要有一套完整的機制與政策,將其完成。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認為,應讓所有長年耕作的農民都能獲得應有的土地權益。多年為基層農民權益奔走的民進黨立委陳瑩也多次質詢,希望擴大辦理公地放領。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則曾直言,行政院日前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是讓各縣市農民重建一線絲望,喊話中央擴大辦理。
現正最夯:快訊》03:43雲林縣古坑鄉發生規模4.3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雲林縣草嶺4級
黨政人士表示,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從賴總統上任至今一年多時間,經歷上百場跨部會、跨單位會議,進行討論與檢討,才促成今日公地放領政策正式重啟。
黨政人士指出,第一、今年五月優先於特定區域試辦,包括內政部、財政部與地方政府跨部會、跨層級共同協力,檢視作業流程與放領程序,再評估是否擴及其他地區。第二、確立原則及盤點法規,如需要符合憲法規定、內政部「公地放領審議委員會」審議原則,以及「國有耕地放領實施辦法」等,確保農地農用、環境保育、土地正義三大原則。第三、立法院藍綠都支持,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可以說是在立法院有高度共識的民生議題,獲得朝野共識與支持,讓政策重啟事半功倍,更有助力,讓農民早日取得土地所有權。
賴清德今日親自南下彰化溪州關心公地放領政策執行情形,現場也邀請當地農民現身說法,並前往視察放領農地,展現推動公地放領政策的決心,同時彰顯政策背後愛護農民、照顧農民的初衷與核心。
賴清德總統今(21)天親自南下彰化溪州關心公地放領政策執行情形,現場也邀請當地農民現身說法。 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