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行對等關稅為「20%+N」,近日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指稱,美方要求台灣投資金額「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對此,前駐歐代表李淳今(14)天接受媒體訪問指出,日、韓對美出口主要是汽車,韓國還有造船,台灣則是電子和半導體,而且是代工模式,而台積電已投資美國1650億,再加上供應鏈的廠商投資,「我對談判團隊和台美關係有信心,關稅談判結果不會太差」。
由前總統蔡英文創辦的小英教育基金會旗下的「想想論壇」今(14)日刊出李淳以「半導體供應鏈革命性轉變,發揮『台灣模式』最難複製秘方 確保競爭力」為題的評論,點出台灣代工模式長期持續被各國複製,但台灣並未被後浪擊敗,反而發展成進階版模式,面對如今革命性的變局,台灣要繼續讓「台灣模式」進化,以實力保護台灣。
全站首選:賭輸颱風假 「台大大氣系學生」承諾發150份雞排:飲料真的沒錢了
就關稅談判而言,李淳說,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投資期待自然是以半導體及電子供應鏈為重心,台灣政府為此提出「台灣模式」作為投資美國的核心指引,各界有不同的解讀,但他認為,配合整個產業的變遷,台積電一定要投資美國,而非川普替它做的決定,「神山一定要留在台灣」的看法是破壞台積電對客戶信任感,「把神山種到美國去」,政府站在協助的立場,才不會讓台積電失去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而「台灣模式」是維繫競爭力、鞏固供應鏈地位的必經之路。
李淳強調,台灣企業的變遷,過去50年來已經開始了,現在只是轉換地方而已。過去台商在中國投資含轉第三地到中投資超過10兆,所以現在也沒有缺席美國這個賽場的空間,以製鞋業寶成為例,現在足跡遍佈全球,是代工業複製相當成功的例子。李淳說,美國重視台灣安全不是因為我們生產半導體,這只是加分項目,基本原因是我們在第一島鏈的關鍵地位。
但他也強調,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布局,不可能用投資金額換取台協防台灣安全的承諾,但台積電不可能和台美關稅談判完全脫勾,因為232條款可以爭取讓政府幫助台積電創造一個更好的投資環境。「我對談判團隊和台美關係有信心,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