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將在下周三(19)日舉行《天命》新書發表會,今天他罕見披露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第二任執政期間,也就是在馬英九上任總統之初,中國社會科學院曾派遣7、8位成員來台訪問,主題就是「中國如何民主化」。當時他向訪團提出一套「最簡易、成本最低、穩定性最高」的民主改革建議,就是可以直接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改為「全面直接民選」。如此一來,共產黨若施政得當,仍能像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一樣,在民主制度下,維持長期執政,透過選票而非壟斷權力取得正當性。

許信良表示,中國人民並不缺乏追求民主的能力或者是意願,從清末維新、五四運動到各時期改革浪潮,近百年來一直存在強大的現代化與民主追求,只是被既有權力結構所壓抑著。他表示,人性對自由與政治參與的需求,不會因制度限制而消失,而中國未來的民主道路,會比外界想像的更具可能性。

現正最夯:賭輸颱風假 「台大大氣系學生」承諾發150份雞排:飲料真的沒錢了

他指出,21 世紀的世界已將民主視為文明的重要標誌,不再只是制度形式的差異,而是不民主即被視為不文明的時代判準。在此國際環境下,中國若長期處於威權統治,勢必在文明競爭當中承受更大的壓力。

針對中國近年來網路科技發展以及中共當局藉科技加強對人民的監管,許信良認為,科技雖然提高了國家監控能力,但同時也強化人民之間的連結,網路時代使資訊更難被封鎖,人民形成集體意識的速度比過去更快。他指出,在文明潮流、人性需求、科技發展與百年改革傳統的交互作用下,中國未來推動民主化並非遙不可及。
他強調,台灣作為華人世界唯一成功的民主範例,其制度品質將深刻影響中國人民對民主可行性的判斷。若台灣能持續深化民主治理、提升政治文化成熟度,將對中國產生更強大的示範力量。

許信良表示,中國的民主化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與「如何」的問題。他將在「天命」一書下冊第十三章「中國現在怎麼辦?」撰寫,希望透過歷史比較與制度分析,呈現中國可能的民主化路徑,並將多年思考系統化,作為未來兩岸與國際研究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