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周三(12日)晚間,眾議院終於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結束了長達 43 天、創下美國歷史最長紀錄的聯邦政府「停擺」風波。法案預計將很快由總統川普簽署生效,讓聯邦機構得以重新運作。然而,這場政治對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社會撕裂與民眾信心崩塌,恐怕難在短時間內恢復。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這場長達六週的「停擺」使美國第四季度 GDP 增速被拉低約 1.5 個百分點,造成 70~150 億美元的永久性損失,相當於美軍最新航母「福特號」的建造成本。
現正最夯:快訊》09:22宜蘭縣員山鄉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縣牛鬥、新北市汐止3級
受創最嚴重的是華盛頓特區。該地四成以上居民為聯邦政府僱員,停薪超過 40 天導致本地消費急凍,餐飲與零售業者營收暴跌,有商家坦言營業額腰斬。「整座城市像被按下暫停鍵,」一名餐廳老闆無奈地說。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也隨之暴跌至三年新低,較上月下降 6%,較去年同期更下滑近三成。
這次「停擺」讓 4,200 萬名依賴「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的美國人陷入不安。社群上,一段名為艾什莉的母親哭訴影片廣為流傳,她得知每月食品補助金可能延遲發放,情緒潰堤地說:「我們被當成政治籌碼,這令人作嘔!」
現正最夯: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支持台獨降至44.3% 創賴清德上任後新低
在低收入家庭飽受打擊的同時,數百萬聯邦員工薪資被拖欠,部分人被迫在救濟點領取免費食物。國稅局職員阿普麗爾坦言,她擔心食物券延誤會讓家庭開銷失衡,「孩子可能因此少了某項必需品。」
停擺對航空業的衝擊尤為劇烈。由於空管人力嚴重短缺,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被迫從 11 月 7 日起削減全美 40 座主要機場航班數量,削減幅度逐漸擴大至 10%。結果 9 天內便有超過 2,800 架次航班被取消、延誤航班更逾萬架。

在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原本熱鬧的航廈顯得異常冷清。旅客抱怨航班接連取消或延誤,一名護士更在機場怒吼:「我們的國家正在崩潰!」根據美國航空協會指出,自 10 月以來,已有約 520 萬名旅客受影響。當航班削減達 10% 時,美國每日經濟損失恐高達 2.85 億至 5.8 億美元。
儘管政府「重啟」,但復原之路並不平坦。各聯邦機構需花數週時間召回人員、重整班次、補發薪資,並修補停擺期間的「黑屏資料」。白宮承認,十月的通膨與就業報告「可能永遠無法發布」。
法院審理、藥品審批、證券檢查等行政業務將迎來「補課潮」,承包商與政府現金流壓力集中爆發。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里.達科指出:「這不僅是一場政治危機,而是一場拖垮政府運轉的經濟地震。」
此外,政府暫時的「開門」,並不意味能永久解脫。這項臨時撥款法案僅能維持政府運作至明年 1 月 30 日。若屆時兩黨無法達成新預算協議,美國政府恐將再度「停擺」。本次爭端的核心為延長《平價醫療法案》(俗稱歐巴馬健保)的補貼問題。民主黨要求續期以防保費飆升,共和黨則態度分歧。參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承諾 12 月表決,但眾院領袖強生拒絕表態。
共和黨內部警告,若醫療費用失控,恐在中期選舉中慘敗。民主黨方面,部分激進派則怒斥領袖舒默「妥協投降」,要求他辭職。政治觀察人士形容,美國政壇如今陷入「誰先讓步誰先死」的零和局面。
暫時的「開門」並不意味永久解脫。這項臨時撥款法案僅能維持政府運作至明年1月30日。若屆時兩黨無法達成新預算協議,美國政府恐將再度「停擺」。 圖:翻攝自X帳號@History_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