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啟動「333諾貝爾計畫」,希望30年內讓台灣在物理、科學、醫學等三大領域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13日)坦言,這是好的目標,但客觀條件很困難,要非常努力做到4件事才有可能,包括:長期穩定基礎經費投入、鼓勵勇於嘗試、要容許失敗、減少外界干擾。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今天邀請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多位立委對於賴清德的「333諾貝爾計畫」發表看法。
現正最夯:快訊》09:22宜蘭縣員山鄉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縣牛鬥、新北市汐止3級
國民黨籍立委萬美玲質詢時問「賴總統的333諾貝爾計畫可以達成嗎?」廖俊智坦言,這個目標客觀條件很困難,要非常努力,所以要做到4件事,首先是有長期穩定基礎經費投入,其次要鼓勵勇於嘗試,第三則是要容許失敗,第四是要減少外界干擾,就像「飯還沒煮好,就一直掀鍋」,讓研究人員專心做研究,才有機會。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也詢問,要如何達成「333諾貝爾計畫」目標。廖俊智答詢,這是國家政策,也是好的目標,但大家要非常努力,「研究人員先不要去想它,重點是做好研究,這是每一個研究人員的態度,先要重視自己做的研究要紮實,而不是想要得獎,在這種狀況下,才有可能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