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不久,爭議卻接連不斷。從「我是中國人」到「普丁不是獨裁者」,再到以黨主席身分祭拜共諜吳石,她的發言與行動幾乎天天挑戰社會底線。如今,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竟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共進便當會,談藍白合作,卻完全繞過黨主席鄭麗文。
這場看似輕鬆的午餐,透露的卻是國民黨內權力結構早已失衡的現實:黨主席成了名義上的象徵,而實質的政治協商與對外路線,早被其他人掌控。
現正最夯:已做好對普丁開戰準備! 德軍司令 : 隨時協助向俄羅斯邊境部署80萬北約部隊
鄭麗文的問題不只是爭議,而是她的政治語言正不斷掏空國民黨的主流價值。她試圖以挑釁式的發言博取聲量,用「中國民族論述」取代「中華民國主體性」,用「話題」換取「存在感」,但這樣的策略,不僅讓黨內菁英與地方系統疏離,更讓中間選民徹底冷卻。
當她自我定位為「直言不諱」的領導者時,黨內的許多人早已視她為「麻煩製造者」。國民黨過去幾任主席的困境都在於「無法定調路線」,而鄭麗文的特殊之處是:她讓國民黨的路線變得更亂。

趙少康與黃國昌的便當會,恰恰揭開這層真相。兩人以非正式身分見面,卻被輿論視為藍白合的新起點。這意味著,藍白之間的政治協商,已經不需要透過黨對黨的正式機制,而轉向「個人話語」與「媒體影響力」的場域。趙少康以戰鬥藍的能量自居,自認更能代表藍營的基層與媒體聲浪;黃國昌則以「理念交流」包裝戰術合作,雙方以「政治實用主義」取代政黨體制。鄭麗文被徹底排除在外,象徵的不只是權力被架空,而是國民黨的領導中樞已經形同虛設。
全站首選:林劍為薛劍嗆「斬首日相」辯護!矢板明夫:恐嚇是中國態度的延伸
更諷刺的是,國民黨內部如今同時存在兩種錯亂的方向:一種是鄭麗文式的「中國想像」,將黨推向與北京疊影的路線;另一種是趙少康式的「民粹算計」,以戰鬥姿態換取媒體曝光。這兩條線看似不同,實則共同削弱了黨的整體形象。當一個政黨的主席成為邊緣人物,而實際的權力與談判者不斷自立門戶,這個黨就不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群聲量競逐的個人。
藍白合原應是價值協調的過程,卻淪為私下交易的舞台。趙少康與黃國昌的會面,反映的不是理念契合,而是雙方試探彼此「可利用程度」的算計。當藍營內部權威崩解、白營策略模糊,政治合作便失去了方向。藍白若要合作,不該是由媒體人與網紅操盤,而應由政黨理念去對話。然而,現實是:鄭麗文沒有能力主導,趙少康不想等待,黃國昌樂於操作。這樣的藍白合,不是合作的開始,而是政黨墮落的徵兆。
鄭麗文的國民黨,名義上仍在她手裡,實際上早已被繞過。她以為自己在重塑藍營的靈魂,卻成了被權力邊緣化的象徵。當黨內話語轉向個人私會、民粹表演與媒體炒作時,國民黨早已喪失政治的中心。趙少康的便當會,也許只是午餐;但在歷史的眼中,它更像是鄭麗文時代的提前結束。
趙少康、黃國昌自辦藍白合,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被邊緣化。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