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要注意了!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為了替健保開源,衛福部將啟動《健保法》修法,其中「補充保費結算」的改革引發關注。預估最快民國 116 年上路,可為全民健保增加 100~200億元收入。
目前,健保補充保費計有六類,包括利息、股利、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以及超過薪資 4倍的獎金。過往,有投資人或兼職的打工族為規避繳納補充保費,會將其「拆單」,將每一筆年收入控制在不超過兩萬元。然而,石崇良日前指出,將修改現行補充保費採單筆計算的方式,未來將導入「年度結算制」,將優先從利息、股利、租金等項目開徵,只要年度加總額度超過 2萬元,就要繳納補充保費。
現正最夯:專家看盤》美股大逃殺重擊 台股28000點告急!抗跌股名單曝光
此外,此次補充保費改革還將扣繳上限自 1,000萬提高至 5,000萬、費率維持 2.11%,預估可替健保挹注約 100~200億元。對此,理財達人陳重銘指出,「假設年領 2,000萬股利,原本上限是 1,000萬,所以只要繳 1,000萬 x 2.11% = 21.1萬補充保費;如果提升到 5,000萬,那麼就要繳交 2,000萬 x 2.11% = 42.2萬。對於股利大戶來說,補充保費只是零頭,最重的還是所得稅,通常會開設投資公司來節稅,投資公司也不用繳補充保費。」
另在超過薪資 4倍的獎金部分,衛福部長石崇良說,按過去制度,由於高薪者的 4倍徵收門檻較高、時常課徵不到,故決定將起徵點改為最低基本工資(28,590元)的 4倍以上,即領到獎金額度逾 114,360元,就要繳補充保費。
這項補充保費制度改革,可能引發的爭議,社群網友的討論焦點多半集中於「年收 2萬元」的門檻。此可能波及到以ETF存股領息、租金或高額獎金為收入等族群,另外,該制度也可能衝擊部分中產階級與退休族,對此,也引發許多理財 KOL 哀嚎。
現正最夯:議員踢爆校園球場被「賤租」! 高市教育局:已要求學校終止契約
理財達人艾伯特在臉書「艾柏特的理財馬拉松」發文批評,「是我誤會什麼了?去年年底延長當沖稅率減半,現在要推股利年度結算制度,好棒棒的官扼殺長期投資人,鼓勵當沖嗎??」;另一名理財達人 Min 也發文批評,「不去檢討健保體制漏洞,並把錢坑補起來,而是想盡辦法,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好課滿,我就問:踏踏實實辛苦工作賺錢、努力存錢,買股票存股領息的存股族,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理財達人股魚也表示,「不論你是股東、房東、還是員工,通通都跑不掉,一個一個都要為健保貢獻」、「目前看起來,『極樂的淨土』只剩下債券ETF的海外所得 750萬免稅還沒動到」、「強烈建議投信能推出更多不配息ETF產品,讓投資人有更多元、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