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截至 9 月 23 日,美國政府已自全球關稅中收取近 900億美元,最高法院昨(5)日就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全球關稅的合法性展開辯論,無論保守派或自由派大法官均對行政權力擴張表達疑慮,此案涉及川普能否在未經國會明確授權下,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課關稅,其判決結果將深遠影響美國貿易政策、三權分立原則與全球經濟穩定。

川普今年上任後,稱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已形成緊急狀態,援引「IEEPA」制定關稅政策,但此措施遭美多家企業提告,主張政府無權這麼做。目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已先後裁定川普違法,最高法院周三聽取兩造陳述後將閉門審議。

當前熱搜:「小台積」0052 今恢復交易!分割後一張不到 4萬 早盤爆逾13萬張大量

《路透社》指出,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在辯論中強調,課徵關稅本質上是對美國人民徵稅,而徵稅權屬於國會核心職權;並質疑川普政府若依據「模糊法條」來獲得對任何國家、產品與期間徵稅的權力,將構成重大授權及法律依據不足,暗示可能適用「重大問題原則」,要求行政部門在涉及重大經濟與政治影響時須取得國會明確授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一步報導,羅伯茲直言「似乎不太合適」,並指出該法過去從未被用於徵收關稅。

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質疑川普徵收關稅的權力。 圖:取自 白宮 官方網站

政府律師 D・約翰・索爾(D. John Sauer)試圖引用尼克森時期案例,但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指出該案僅為中級上訴法院判決,不具最高法院效力。自由派大法官凱坦吉・布朗・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則強調,國會制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初衷在於限制總統緊急權力,而非擴張。

全站首選:賴清德宣布推出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對付中國威脅」!AIT發聲了

《路透社》提到,保守派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指出,尼克森於 1971 年曾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前身法律徵收全球關稅,且國會後續立法未修改相關條文,暗示立法機構默許此做法。然而,挑戰方律師尼爾・卡蒂亞爾(Neal Katyal)反駁,尼克森最初並非依據該法徵稅,而是在關稅遭挑戰後才引用條文辯護。《CNN》補充,卡瓦諾在此案中被視為關鍵但立場難測的角色。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於 1971 年曾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前身法律徵收全球關稅。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辯論亦觸及若法院裁定關稅違法,企業是否有權要求退稅。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數據顯示,自 2 月 4 日至 9 月 23 日,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的關稅金額達約 890億美元。《CNN》報導,巴瑞特詢問退稅實際執行方式時,擔憂可能引發混亂,卡蒂亞爾坦承情況「確實很困難」。保守派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lito)則暗示應盡早處理退稅問題,避免隨時間推移增加金額與複雜性。

美國最高法院。 圖:翻攝自X帳號@CharliesWhiskey

《CNN》指出,自由派法官艾蓮娜・卡根(Elena Kagan)諷刺川普屢次以「緊急狀態」推動爭議政策,導致幾乎半個世界都算緊急。索尼亞・索托馬約(Sonia Sotomayor)則反駁索爾關於「重大問題原則」不適用外交事務的主張,強調關稅本質是稅收問題,應受該原則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