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整建美濃湖溼地,並攜手客家委員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透過保育陸域生態,成功復育保育類水鳥「水雉」。該工程在171件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天下雜誌》「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再奪「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社會組生態保育獎殊榮。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致力創造觀光發展與生態保育獲雙重肯定,將持續秉持「生態優先、永續共融」理念,打造高雄成為「生態觀光」、「永續旅遊」的重點城市。

高閔琳說明,觀光局攜手客家事務委員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及野蓮農民,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成功讓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水雉」(地方俗稱「野蓮鳥」)重返美濃繁殖,並從度冬族群轉變為穩定繁殖族群。水雉復育工作始於2017年,由當地人士劉孝伸與黃淑玫自力營造水雉棲地;2019年觀光局啟動「美濃湖水環境改善工程」,積極聆聽地方多元意見,整合出結合生態保育與地方觀光需求的生態工程方案,後續變更工程設計,增設大灣棲地、工作站及種苗池,採低介入、友善生態原則,栽植浮葉型水生植物復育水雉,打造自然水文循環與環境教育場域,成為全國生態工程典範。

全站首選:戰斧飛彈不給烏克蘭了?川普:沒有最後一根稻草 普丁已損兵逾百萬

高閔琳表示,這次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及「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雙重肯定,不僅是莫大的榮耀,也是觀光局在高雄美濃地區推動永續觀光、保育生態、結合農業與地方創生的重要里程碑。觀光局除持續營造濕地生態,亦積極推展生態教育、發展生態旅遊,並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每月第2個週六辦理「水雉棲地觀察」與「水草種植體驗」等免費課程,深受親子與自然愛好者歡迎。

輕盈優雅、被譽為「凌波仙子」的水雉,每年4月至9月繁殖季,會在湖面浮葉型水生植物上築巢育雛,形成極具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搭配賞鳥觀察與導覽活動,讓民眾能近距離觀察鳥類行為、親身體驗濕地生態與水草復育成果,更能感受自然與生命共融的力量。

想要遠離城市喧囂、嚮往大自然的旅客,東高雄山城地區是感受慢活氛圍的最佳地點,美濃、旗山、六龜、甲仙、茂林、杉林、內門、桃源、那瑪夏等地擁有山林秘境與原鄉部落文化風情,是沉澱身心靈、實踐低碳永續旅遊精神的最佳選擇。來到美濃,不僅可以探索學習保育類野生動物水雉與濕地生態知識,更可騎車環湖、悠閒賞鳥,並順遊客家文物館、「台灣現代文學之父」鍾理和紀念館、美濃窯、東門樓及菸仕物所等景點;體驗客家擂茶、藍染及油紙傘彩繪等工藝,品嚐道地客家美食,感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山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