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長選戰進入倒數,民主黨的民主社會主義者祖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的「挺巴、批以」立場,讓向來深綠的猶太選民陷入分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這場選舉已不僅是市政之爭,更演變成一場關於「身為美國猶太人意味著什麼」的價值衝突。
報導指出,77 歲的紐約猶太選民尼德曼(Norman Needleman)形容,這次投票對他而言「痛苦」。他在曼哈頓上西城排隊投票時表示,曼達尼在社會政策上確有吸引力,但他對以色列的態度令自己難以接受,「如果我試著彎那麼遠,我會折斷的。」他引用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的台詞,語氣沉重。
現正最夯:戰斧飛彈不給烏克蘭了?川普:沒有最後一根稻草 普丁已損兵逾百萬

曼達尼現年 34 歲,是首位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身分贏得民主黨初選的穆斯林政治人物。他曾創辦「巴勒斯坦正義學生會」分部,支持「抵制、撤資、制裁」(BDS)運動,甚至公開表示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出訪紐約,「會下令逮捕」;這些立場在猶太社群中引發強烈反彈。
紐約「猶太議程」(New York Jewish Agenda)執行主任菲莉莎・威森(Phylisa Wisdom)指出,這次選舉清楚揭示「猶太選民並非鐵板一塊」。有人認為市長對以色列的態度並非決定因素,但也有人視其為「生死議題」。
根據《華盛頓郵報》民調,56% 的美國猶太人表示對以色列有情感連結,但在 18 至 34 歲年齡層中這比例驟降至 36%。分析人士指出,兩年來加薩戰爭的持續,讓年輕一代猶太人對以色列的同理心逐漸淡化,成為這場選舉裂痕的背景。
當前熱搜:普發一萬本周線上登記!「身分證字號分流、領取時間、未成年怎麼領」一次看

紐約帕克大道猶太會堂拉比艾略特・科斯格洛夫(Elliot Cosgrove)日前也公開呼籲信眾「警惕曼達尼帶來的安全威脅」。此後,全美超過 1100 名拉比與猶太領袖聯名公開信,要求民眾「拒絕反猶與反錫安主義言論的候選人」。
然而曼達尼近月試圖緩和爭議,他在《CNN》節目上澄清,先前提到「紐約警察靴子被以軍繫好鞋帶」的比喻,是指雙方曾有聯合訓練活動,並非指兩者合作鎮壓民眾。近來他也陸續出席猶太節慶活動,與哈西迪派領袖會面,並承諾維持以色列國慶遊行的警力保護。

《CNN》報導指出,多數民調顯示曼達尼在整體選民中領先,但在猶太族群中卻大幅落後。《福斯新聞》和《馬里斯特》兩份民調均顯示,55% 的猶太選民支持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前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僅 32% 支持曼達尼。
58 歲選民埃里克・韋特曼(Eric Weltman)則表態力挺曼達尼:「他聰明、有原則、能幹。我不在意他對以色列的立場,他是紐約市長,不是駐以大使。」但也有年輕猶太選民坦言,「這場投票像是存在抉擇」;他們不願支持被視為「反以」的候選人,但也對傳統政治人物失望。
紐約市長候選人祖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 圖:翻攝自 X